肉宅屋

第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别走来走去了,把饭菜都端上桌吧,眼看晌午了,应该快回来了。”说完嘴巴搭着旱烟抽了起来。
    王氏也知自己心急了,没再说什么,转身去了灶间忙活起来。老爷子看着院子里面玩闹着的几个孙子孙女,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爷,奶。我们回来喽。。”老爷子听到大孙子清亮欢快的声音,立马从凳子站起来,就看到孙子李明锦的身影,几个快步的窜到自己跟前儿。老爷子跟着高兴起来了,摸摸孙子的头,转头对儿子李继旺说道:
    “都回来了,饿了吧,先进屋,喝口水。。”
    “好咧,爹。。走吧,都进屋说。。。”
    几个小的跑了过来,围着李明锦,问东问西起来。
    “哥,集市好玩吗,下次我也要去。。。”李明辉有点郁促,大哥就比自己大一岁,为啥每次都只带大哥,不带自己啊,自己也好想去玩啊!
    “大哥,是不是卖了好多钱啊。。”说起钱,明珠眼睛都泛光。自己也有帮忙的啊。
    “大哥,大哥。。。。”李明锦无奈的看着抱着自己大腿的小明佳,一伸手,将小不点抱了起来,小家伙高兴的将头埋在哥哥的颈部。
    “呵呵,都进去吧,一会吃完饭,给你说好不好。”说完领着几个小的,进了堂屋。
    王氏将饭菜端出来之后,看到大儿子和几个媳妇,面上带笑的样子,忙问道:
    “老大家的,今天怎么样啊。。。”
    “娘,我来帮你。。。”说着接过婆婆手上的盘子,摆放到桌上。孙氏拉过婆婆王氏的胳膊,高兴的向婆婆说道:
    “娘。。。别急,今天卖的挺好的,前半月做的衣服都卖了差不多了,还留了几件儿在成衣铺子里面代卖咧。不过代卖出去了,要给掌柜的2成分成。”
    “娘,这个今天卖衣服得的银钱,给你。。”李继旺将包裹银钱的包袱递给王氏。
    王氏接过包袱,打开来,看到一大捧银钱,夹杂着几个碎银子。惊讶道:
    “卖了这么多啊。。。。”王氏真是没想到能卖这么多钱,又是高兴又是激动。粗略估算也得有二三两银子,除却布料的本钱,也能挣个二两了。真好啊!
    老爷子虽然心里也很高兴,面上到底也没表现出来,看了一眼激动的不行的老伴,说了一句:
    “先吃饭吧,有事吃完饭再说。。”众人也却是饿了,李婷帮着众人将饭盛好之后。大家都心情很好的吃了起来。饭间,又笑着说起孙氏讨价还价的本事,调侃起李明锦吆喝的事。看到众人面目带笑的看着自己,眼中不乏逗趣。李明锦埋头吃饭,表示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饭后,林氏帮着小姑子李婷将碗筷收拾完毕之后,一大家子走围着桌子做了起来,王氏唤李明锦去喊了二爷爷和二奶奶过来商量事儿。
    于是,李明锦带着一群小尾巴去了二爷爷家。二爷爷和四叔李继贤,正在磨着镰刀呢。看到几个侄孙进来,很高兴的说道:
    “锦儿来玩啊。。。呵呵。。快进来。要吃桃吗。让你四叔给你摘去。。。”家里院子里面的桃子可以吃了,看到几个小的来,以为馋嘴了。
    “我要去摘。。”李明辉疾步往后院里窜去。几个小的看到二哥跑去后院,连忙欢呼的跟着去了。
    “二爷爷,我爷爷,让我喊您和儿奶奶,四叔,四婶商量事呢,今天去集市卖衣服的事儿。爷爷他们在家等着呢。”
    “这样啊。。。行,我那我去喊你二奶奶去。。”
    一会儿赵氏带着刘氏出来了,知道是衣服的事,心里很想知道卖的怎么样了,心里有点激动。
    “锦儿啊,走我们先过去,等你二爷爷和四叔,稍后面。。”说着拉着李明锦就出门去。
    想到院子里面几只小的,担心没人看着,大声的朝后面喊到
    “明辉,明秀,看着他们几个,一会摘完桃子就回家,知道没?”
    “知道啦。。。一会就回去”李明锦身后传来一阵清亮的回答。
    李明锦跟着赵氏,刘氏前脚进了家门,后脚二爷爷和四叔就赶到了。王氏立马将人迎进去,坐上桌。四人看到桌子上摊开的铜钱,都有些惊讶。
    王氏看到弟妹惊讶的表情,心情愉悦的说道:
    “弟妹,这是今个儿,老大家他们几个卖衣服赚的钱,都在这里,除却料子钱,还得2两,咱两家,这些天也忙了半来月,今天喊你们来,也是想大家一起商量着章程出来。。。”
    “嫂子,说哪里话,您说吧,我没啥意见。。。”赵氏听王氏的话,心里透亮的。本来这事儿就是占了二侄子的光,大嫂子带自家一起,完全就是为了帮衬自家,哪里还能拿大。
    王氏一向喜欢自己弟妹的明白事理,否则有好事,自己也不会去带她,要是碰到个白眼狼,可不就是斗米恩升米仇么。
    老爷子听了老伴和弟妹的话,发话了:
    “也别见外了,都是自家人。这次衣服卖的不错,这2两银子,怎么分,咱们得定个章程,只要老二还在码头上做,能弄到料子,这活计也就能做下去。但是也不是时时都有,所以今天说出来也要让大家心里有个底,能挣到钱固然好,没了,大家也不要太失落。”
    “大哥说的是,咱庄稼人,本来是靠地吃饭,眼下有个进项,固定高兴,不过别钻钱眼里去了。”李大贵明白老哥的意思。
    “都是家里人,也不说两家话了,这次就按人头分吧,算6人,老二家分670文,我家拿1330文,怎么样。。。”王氏说完,看着赵氏和刘氏。刘氏显而易见的高兴,却是自己家占了便宜,连忙道:
    “都听大娘的。。”
    赵氏原本要说什么,被儿媳妇抢白了之后,顿了一下,到底没说什么。
    看两人没意见,转过头对自己几个儿媳妇问道:
    “我这么分,你们没什么意见吧。。”
    “娘,看您说的,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媳妇没甚意见。”小王氏和林氏是没什么意见的,孙氏也点点头,没说什么。
    李明锦站在一帮,看着奶奶的分派,心里清楚,是看在爷爷的面子上的,爷爷对这个弟弟一向很关照,王氏心里当然也清楚。如果按照功劳来分的话,三婶应该多拿一点儿,料子是看在二叔的面上拿的,二婶也应该多拿一点儿,不过现下都是一家人,没有分家,分多分少计较也没什么意义,都是公中的。况且长辈都已经做好了决定,媳妇是不会置喙什么的。
    “好,那就先这样分。”王氏拍板,数了670给赵氏,剩下的自己收了起来。
    众人将钱收好之后,王氏说起一些品相好的衣服放在成衣铺寄卖的事情。因着衣服还没卖出去,也不知道结果如何,现下大家的注意力还是在,让二叔李继兴,再看看能不能弄到料子。
    李明锦在一遍寻思着。却不仅仅想着料子上面,晋朝货贸正逢兴盛,如果可以跑商的话,应该能赚钱,当然前提是有本钱,不过二叔现在在码头上帮忙,东家又看中,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将常怀本地的物事,搭运到京城啊。
    想到今天赶集的时候,碰到从大山里面来的山民,来卖野参和动物的皮子,李明锦心里一亮。看着爷爷奶奶在说道给二叔去信的时候,忍不住的对老爷子说道:
    “爷爷,能不能帮问问二叔,咱们南山这里皮子,有没有机会运去京城啊。今天去集市,看到好些从深山里面来的山民,带了好些皮子到镇上卖,还有带药材的。在咱南山镇,是卖不了大价钱的。如果能运去京城的话。。。。”说完看着老爷子。
    老爷子听了孙子的话,没反应过来,二爷爷倒是笑出来:
    “大哥,你家这孙子这脑袋瓜子,可是和常人不一样。”
    可不是嘛!孙子确实很聪明,庄稼人,能看到的都是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再长远的就是能找个活计做做挣点活钱。孙子能想到借势,已经很难得了。
    “老大,你这个要不去常怀跑一趟吧,和你二弟说说这事儿。”家里就属老二最精明,点子多,看来孙子倒是像他二叔。
    “好咧,爹。要不我明天就去吧,刚好还能去做大半月的活,再回来夏收,老四,你去不去。”说完望向老四李继贤。
    “去,家里的准备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实在不行,我提前回来几天。爹,家里您照看着点。”李继贤说道
    “家里你放心,跟着你哥哥后面,好好做活。知道吗。”二老爷子叮嘱道。
    “知道了。爹。呵呵。。”李继贤有点无奈,老爹总是不放自己,自己干活从不偷懒的好不。
    ☆、第14章
    六月初夏的常怀码头,货船来来往往,码头的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常,李继兴,几天前就接到东家从京城发来的书信,说这几天会有两艘朱家的货船停靠常怀。李继兴不敢大意,昨个就开始在码头上等着接船。可能是因着天气的原因,今天晌午货船才姗姗来迟的进了常怀港。和领事的接过头之后,李继兴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手下的工人,开始将船上在常怀要卸的货,分类开始装卸。因着货物运送过程中的折损问题,李继达被安排去登账去了。
    李继旺和李继贤来到码头的时候,李继兴,正站在搭板上忙着现场指挥呢。两兄弟看着老二在现场沉稳的指挥这指挥那的,还真像那么回事。相互呵呵笑了几声。李继旺,超前走了几步喊道:
    “二弟。。二弟,我和老四来了。。。”
    李继兴这头正忙着,忽听到身后传来了几声二弟的呼喊声,听着像是大哥的声音,忙回过头,一看真是大哥和四弟,心情高兴的很,忙回了句:
    “大哥,四弟,你们来啦。你们先等会儿,我这交代一下,马上过去。”
    “好嘞,去吧,我们等着。不急。。。”李继旺笑着对弟弟喊着。
    “老蔡,过来一下,这边你和老赵,先看着点,让工人都小心点,不要碰坏了。”交代了手下两个监工几句,李继旺跳下码头的搭板,朝大哥走去。
    “大哥,四弟,还没吃饭吧,先到落脚的地儿去吧,先吃点饭吧。。。”李继兴看着两人风尘仆仆的样子,知晓二人为了赶路,肯定没来得及吃饭。
    李继旺摸了一下自己空荡荡的胃,路上只吃了点干粮,现下确实饿的紧,也没推辞,点头应道:“那行,先回住的地儿吧。”
    三人来到离码头不远的街区,常怀港自建成之日起,常怀县的街区,就开始慢慢往码头迁移而建。有钱的商行在这片居民区都是是据点的。朱家的据点是一个临街的二进宅院,门前的扁上写着“朱家商行”前院是用来做生意用的,后院的屋子就给李继兴,监工和工人住。
    商行里请了一个做饭打杂的张婆婆,平时给商行里边的人做做饭,收拾收拾。三人一进商行,李继兴就让张婆婆去做点吃食给兄弟俩。张婆子头发花白,满脸褶皱,手脚却是很麻利,一听管事的吩咐,立马应和道:
    “好咧,李管事,老婆子这就去。”转身就去了灶间忙活去了。
    不一会儿,张婆婆就做好了。李继旺和李继贤,端起张婆婆端上来的两碗香喷喷的面条,也不客气的就大口大口的的吃起来,一大碗面条眨眼间下肚之后,二人打了一个舒坦的饱嗝。
    看到两个兄弟,吃饱之后,李继兴倒了两杯茶,递了过去,随声问道:
    “爹和娘,在家还好吧。。。几个月没回去了。”想到几个月没回去,李继兴心里也不好受,又想起上次让大哥回去找老父商量的事情。又问道:
    “大哥,上次回家带回去的那些布料子,怎么样了?爹怎么说的?”
    “呵呵,爹娘都挺好的,弟妹和孩子们都很好。料子都卖掉了,娘和二婶带着几个弟妹在家做了不少成衣,在集市上卖了不少呢。除掉布钱,赚了2两银子咧。”想到昨天去集市上衣服卖的火爆的场面,李继旺脸上难掩兴奋的对弟弟说道。
    “对了,还一些料子品相好点的成衣,三弟妹和一个成衣铺老板谈好了,说放在那里寄卖呢,卖掉之后给掌柜的2成分利。”
    李继兴,听了大哥的话,一双桃花眼,静默了一下,点点头问道:
    “现放这寄卖看看吧,如果还可以,到时候,再说。”心里想到的是:眼下,都是一些捡下的料子做的衣裳,卖没卖的出去还不得知。不过,如果可以拿到一些好料子,到时候,那掌柜的做事靠谱的话,还可以再深谈。
    “爹可还有说其他事情么。。。马上快夏收了吧,我这还不知道能不能回去。”李继兴又问道。
    李继旺,想起老父临走前交代的事情,“爹的意思是,你在码头上管事,布料子也不是回回都能弄到那么多,眼下有就先做着。还说,看能不能捎些货去京城。咱们南山那边深山里边儿,有不少打猎和采药为生的山民,上次集市就有不少拿皮子来换东西的。不过爹也担心。。。。垫钱的话。。。家里手头也没甚银钱。。”
    李继兴听了大哥的话,倒是有点意外,家里边能想到这块,确实,自己现下再码头上管事,和商行里边跑运的好些管事都接洽过,有的都混的熟悉了。商人天生都是逐利的,都在商行里边做事,你来我往的,这种捎带的自己的东西赚点差价什么的,只要不影响商行,大老板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南山横跨几境,纵横百里,物种丰富,资源更是丰富。深山里边打出来的好些珍贵的皮毛,山民们拿到山下去卖,是卖不出去什么大价钱的。当然南山,常怀,也是有批货铺的,但是收的价格也是不高的。药农也能再深山采到一些珍贵的药材,但是药店压价也很低,不然为何山民的日子过的比山下种地的村子还苦。
    真要是去收皮子的话,首要的得垫付银钱,山民是没有地的,常年在深山里面生活,打到的猎物基本都是维持口粮,皮子之类的都是卖掉或是到山下换点油盐之类的生活用品,除非是打到大件,这也是靠运气的,毕竟风险很大。
    家里手头上有点银子,夏收过后也能卖点银子,不过要去送大侄子和自己儿子去上学堂的话,花销也很大。用银钱去收,显然现在是有点困难,李继兴,沉思了一会。
    “大哥,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衣物换物呢,你看,我这里能弄到一些便宜的布料,码头这边的商行,我们也可以拿到比南山那边便宜的油,盐等日需物件儿。如果他们愿意换的话,银钱也好周转一些,当然,不能全部靠换,也用银钱收一些。”
    李继旺听到弟弟分析的一通话,觉得很有道理,不过也有一些顾虑:
    “以物换物应该可行,山民经常去山下的村子换些粮食,油盐,棉布的。但是南山太大了,山民又太分散了,到时候也不定来咱们村啊。”
    “大哥,二哥,咱们村里的刘二哥不是猎户吗?”李继贤冷不丁的蹦出来一句话。
    “对啊,刘二哥,常年进深山打猎,应该认识不少山民。。。。。”李继兴想到什么似的有点兴奋的说道,一双桃花眼笑里带光的闪耀着。
    “大哥,回家让爹爹去问问刘二叔,如果能联系到那些山民的话,也可以约定个时间地点,谈成的话,到时候按约定交货就成了。”
    “先去封信吧,我和老四现在这般干几天活,再回去夏收。。。”来都来了,先给老爹去封信,反正也得夏收完了才能开始做。当下农家最重要的事就是双抢了。
    “那行吧,你们先住这边儿,我这就去写封信捎回去。。。。”说着就走出门去,走了几步又回头打了一声招呼:
    “大哥,明天你和我去码头吧,让老四和老三去仓储盘账去。
    “知道了,你去吧。。。呵呵”
    “知道了,二哥。。”
    老爷子接到了儿子从常怀捎回去的信,看完之后,没作声。晚饭之后,拎了3斤猪肉,一条大鱼,去了村里的猎户刘老二家。
    “李叔,您这是干什么啊。。。”看到老爷子手里提着的东西,刘老二黝黑的脸上偷着一股莫名和无奈,谁家串门子,带着这么厚重的礼啊!说着便要阻止老爷子递过来的手,坚决的推辞不肯收。
    “别拉了,这不,有事找你帮忙咧,要收不收,我这张老脸可说不出口。”老爷很坚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