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4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人有事还请吩咐。”
    李明锦也不想在与此人再猜哑谜,韩肃此行就是为了他手上的兵刃连弩的图纸,如若没有达成目的,势必不会罢休。
    作为大晋子民的李明锦,对于这些图纸从来未想过藏私,他又没想过谋反,私留着这些发明也无用武之地,迟早也是要交上去的,当初推广格物之课之时,李明锦之所以会做出这些先进于当世的兵器,最初始的原因不过是他是当兵出身,对于兵器的喜好是一种本能。只是未曾想到会牵扯到后续的事情。
    当时做出来这些东西的时候,李明锦本想赠与邹晋的,只是未想到还未送出去,自己就被人盯上了。赠送的心思也就立刻打消了,李明锦不过一文官,这些烫手之物握在手中总比握在邹晋这个驻地将军的手中好些,怀璧其罪的道理李明锦更是懂得。
    至于为何不将图纸交由范康泽呈给天子,李明锦就觉得自己还是棋差一招,只因起初自己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引来别有用心之人关注的根本不是土豆而是这些图纸,当范康泽最后一封信到他手中告诉他北疆将乱之后,李明锦送出去的信便再也要无音讯,这时候他终于知道有人盯着他了,没有回音,要么是范康泽出事要么就是信被截下了。
    无力之感充斥着李明锦整个的胸腔,无端的让人有几分窒息之感。
    “李大人果然是心思通透之人,既然这样本官也就不再多费口舌,李大人手上的图纸,如今正是为陛下解忧的及时雨,北狄骑兵所向披靡凶名在外,大军不日即将开拔,想必李大人应该明白本官的意思!”
    “下官明白,这就让人去取。”李明锦接下韩肃的台阶,顺势下了。心中却是沉重非常。
    李明锦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怜悯之心,去可怜那些既然失去姓名的北狄军民,自古以来打仗本来就是一仗功成万骨枯,不论谁胜谁负,死的不止是兵卒将士,受累更多的都是百姓。
    只是图纸是从自己手中交出去,朝廷点兵点将,二十万大军开拔,主帅必是皇帝的人,底下的六位大将军,却是各方人马博弈的结果,谁的人都有,韩肃既然能要走图纸,想必三皇子的人必在其中。
    有了这些兵刃武器,军队的实力会大大增加,不管三皇子会将这些图纸交由皇帝还是让手下之人先在平乱之战中夺取兵权,李明锦知道一旦图纸曝光,自己必然被贴上三皇子的标签。
    即使大军凯旋而归,第一个不高兴的人还是天子,自己的臣子都去支持自己的儿子去了,是否看他老了有了不臣之心?即使李明锦冤枉的紧,恐怕也百口莫辩。
    三皇子若是是笑到最后之人也就罢了,如若不是,自己这个棋子到时候还不是一个灰飞烟灭的下场,若只是他一个人便罢了,想到远在梓州的家人,李明锦心中沸腾灼烧,双拳却紧握冰冷。
    ☆、第91章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自韩肃拿到图纸离开尹川之后,昔日平静的尹川忽然之间变的热闹了起来,县学不经意间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一些生面孔。
    作为县令的李明锦日常脚不沾地忙于公务,特别今年开春之后,天子下旨全国一些地方开始试种土豆,作为土豆首县之地,更是被全大晋不论是朝廷百官还是寻常百姓关注着,李明锦知道自己责任重大更是不敢懈怠。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的李明锦,再看到各方人马都在打听图纸的事,心中更是无比烦躁,第一次让他怀疑当初力排众议,在县学推行格物课学是否正确。
    交给韩肃的图纸当然不可能作假,只是却不是全部,一些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李明锦早在开始嗅到危机的时候便已经销毁。
    “大人,名单都在这。”陶文将县学之中今日行为异动的学生名单交给了还在思索的李明锦。
    “恩……”李明锦接过名单摆摆手示意他退下了,轻轻的从下到下扫了一眼之后,李明锦变将名单烧掉了。
    虽都是在格物课学有所兴趣之人,真正接触的却都不算深,有些图纸这些学子手中也有,流落出去也好。
    当日李明秀带着豆豆回道河西村之后,李家一大家子人全都回了老宅团聚。老爷子和老太太等人自是乐的合不拢嘴,特别是小王氏和李继旺,在看到幼子出去了半年之后回来,便成熟稳重了不少,想来这都是长子的功劳,更是感到心中安慰。
    长子为李家光耀门楣,幼子又眼看着有出息,夫妻二人只感觉这辈子值了,待见到同回来的聪慧可爱的孙子之后,变再没有其他求的了。
    老爷子如今身体大不如从前康健,只是今日看着儿孙满堂,满屋和谐的画面,精神仿佛都好了许多。
    吃完之后,待众人渐渐散去之后,李明秀便将带回的书信交给了老爷子。李大富想着这是长孙的信,立马迫不及待的拆开看了,李明秀虽是没有看过信的内容,却是从爷爷脸上若有所思的神情,猜出必然不是什么开心之事。
    “爷爷……”李明秀想问什么。
    老爷子听到孙子的呼唤声,这才从愣住的神情中回神过来,“没事,你和豆豆既然回来,就安心的住下吧,你爹娘也想你想的紧了,如今你也大了……”
    不待老爷子说完,李明秀便哭笑不得打断,“爷爷,您怎么又来了……”
    老爷子知道孙子又要滑不溜秋的拒绝,双眼一瞪,
    “婚姻大事岂可儿戏,你要是再拖拉,也甭说话了,赶明儿就让老大媳妇给你相看相看……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容不得你再胡闹。”
    这小子太没孝心了,没看到他头发都白完了吗?还不成亲生子,难不成还得等他去了土里,再带着孩子给他上香吗?不肖子孙,气死他了!
    老爷子说完便虎着脸出去了,李明秀在后面略带无奈的喊了几声爷爷追上去,然老爷子毫不理会的背手大不朝前的将他晾在身后。
    小子啊小子,老实的娶个媳妇吧,也好让你大哥安心,你这媳妇不娶就甭想出这个家门咯。
    原先不愿勉强你,不过是想着家里日子过的好了,也不愿束缚着你的心性。只是如今,你大哥信中已经明说,遇到了空恐过去的棘手之事,祸福难料,他是怕你的亲事被人算计,更怕将整家人都拖累进去啊,如今送回你们,不过也是为了你们避开,他自己去顶上去。
    好孩子,也是个傻孩子啊,不愧是他李家的长孙!只是爷爷已经老了,又有多少年能活呢,爷爷的愿望不过是子孙能够活的好,再大的荣耀也比不过你们能够好好的活着啊。
    李明秀没有看到前面快步走出去的老爷子的布满褶皱的脸上早已忍不住的泪痕斑斑。
    潘若琪带着孩子回到梓州府河西村之时,已是开春,天气回暖,潘若琪在去年年底生了一个儿子,五行缺木,于是小名便叫了木木,大名还未取出来,李明锦的意思是让家里老爷子取名。
    母子二人回来之后,木木小朋友便成了李家最宠爱的掌中宝了,潘若琪看着全家人围着转的小儿子,心中溢满幸福的轻笑的摇了摇头。
    忽地想到了远在尹川的丈夫,年初在尹川之时,丈夫说家里老人想要看看孩子,加上他开春之后忙于春种等事,无暇□□照顾他们母子,说是让她带着孩子先回梓州待一段时日,潘若琪虽然心中不舍与丈夫分离,但到底是由着他的意,带着孩子回了老家。
    其实潘若琪不傻,自去年年底,丈夫的不对劲她便感觉出来了,只是当时因着要临盆,之后又遇到产子坐月子,无暇分心关注其他。眼下孩子都几个月了,作为丈夫枕边人的潘若琪,已经从丈夫忙碌的身影和时常晚归略带凝重的神色之中猜出,丈夫必定遇到棘手之事。
    若原先都只是猜测,那么在和丈夫说道,徐夫人来信说有意为小叔子说一门亲事,丈夫一时间脸色变的很难看的时候,潘若琪便知道,丈夫瞒着自己的事情,恐怕和自己这位好友也是有关系的。
    徐家不是他们李家能够相比的,徐夫人能够看中李明秀,说实话潘若琪都有点受宠若惊,只是如今见丈夫不但丝毫无意,反而异常反感抵触,便明了,丈夫不愿意,潘若琪也不再说什么了。
    丈夫反感的恐怕不是徐夫人这个人,而是她身后的徐家了。
    潘若琪此次回来,还带着一项丈夫交由的任务:若是李明秀还未说定亲事,便让岳父岳母帮着操心相看相看,看样子是打定主意让小叔子娶一门媳妇回来了。
    潘若琪想着小叔子的亲事也是十分头疼,虽是承了丈夫的嘱托,但是小叔子可不是什么好糊弄之人,若是所说对象不对他的心意,只怕不好办,牛不喝水强按头也是不行啊。
    ☆、第92章
    李明秀的婚事比潘若琪想象的要顺利的许多,对于这位小叔子突然间的好说话,潘若琪还有些许的不可置信,不过能完成丈夫嘱托的事情,她还是暗自的松了一口气儿。
    李明秀说定的是梓州府窦家二房嫡长女,这桩亲事是潘夫人牵的线,潘夫人与窦家的大太太有一番际遇,窦家当年族人迁徙的路上,潘夫人搭救过窦大太太及其子,所以在潘夫人为李明秀说亲之时,窦大夫人才愿意揽过此事,毕竟现在窦家虽无人出仕,但窦家却是清名在外,加上祖上积累的根基,李家与之相比,真真是相差甚远。
    渝州窦家原本是一个大家族,祖上在前朝出过好几位大官,其中窦大老爷还曾经任前朝太子太傅。然前朝皇室奢靡不堪,皇帝昏聩,窦家受权势伐争之累,折进去了两位嫡系子弟之后,窦大老爷心灰意冷带着其余子弟陆续辞官离朝归乡,天下狼烟渐起之后,窦家族长索性带着全族离乡隐退了。如今全族迁居在梓州府,新朝出立,新皇广招天下贤才,许多隐退之人重新出世,然窦家却并无意动,窦家素有才名的几位老爷也不过在梓州地界收取几个关门子弟就无其他了。如今虽然族中子弟并无一人出仕为官,却多有才名。
    窦家二房的嫡长女名唤雪薇,二八年华,长的如花似玉聪慧可人,求亲之人都快将窦府的大门踏破了,然而窦家却始终未曾定下,如今亲下定的是一个不知道从哪下乡下疙瘩里出来的一个穷算秀才,可真是瞪破了梓州府一干人等的双眼了,直道窦家有眼无珠。
    能说到窦家这样的人家,李家上下当真是不可置信,那可真真是高攀啊!饶是李明秀内心是个骄傲自信之人,得知亲事定下窦家,也是心中有些惊奇。
    至于为何只是惊奇呢?对于一个对亲事并无什么期待的人来说,喜意那是不可能的,对于李明秀来说,成亲只是一个任务,对家人有一个交代的任务,亦或者一个天意如此的因果。
    窦家虽说如今不是官宦之家,可这样一个经世积累的大家族,能在乱世之中保全下来,必有其过人之处,不出仕不代表朝中无人,姻亲裙带关系可还在呢!更何况窦家的秀才和举人可都是大大有人在呢。这样一个人家能选择李家,真真是出乎人意料,窦家姑娘可不愁嫁啊。
    亲事定在秋后,虽说窦家想多留姑娘些时日,亦也谅解新姑爷这个大龄单身汉,李家想早日娶媳妇过门的心思,并未为难李家。
    两家商定好亲事之后,考量到窦家的门第,李家倾全家之力,准备好了聘礼以示对婚事的看重。虽说李家已经分家,但是对于这样的举家大事,各家都愿意倾力相助大房,一来是因着李家几房向来和睦,二来也有几分私心,大房两个侄子,如今一个已经为官,一个将来前途也是不用发愁,又结了这么一门好亲,以后几房人都要靠着大房。大房好就是大家好,有了这个共识,即使倾尽家财各家也毫无怨言。
    纳彩纳吉之后,李家将聘礼送进了窦家,两家商定好迎亲之日,婚事这就是已经板板钉钉的定下了。
    对于小叔子这么亲事,潘若琪也有几分咂舌,她不是毫无眼见的只知道放眼内宅的妇人,本身聪慧不说,加上丈夫李明锦不时的点拨,她亦是知道如今即使窦家无人出仕,这样的门第,李家也是大大的高攀了。虽说倾力准备了价值不菲的聘礼,可窦家显然不缺钱,就是不知看中小叔子什么了,潘若琪忍不住在心中腹诽。
    对于聘礼,潘若琪倒是没什么特别感觉,只能说世事变迁,各人各命吧,写了一封家书给远在尹川的丈夫告知他家中的诸事之后,她便将心思重重的放在了小叔子娶亲之事上去了,毕竟作为李家长房长孙媳妇,家中的事情大部分的家事都是她在打理。
    梓州府人口中的穷酸秀才李明秀,如今正在家中等待娶亲,窦家的那位姑娘,李明秀还未曾见过,即使初始并无期待,如今亲事已经定下心中多少不免有些悸动。
    大晋朝虽有男女大防,未婚男女互相赠物却也在情理之中,李明秀思索了两三日方下定决心画了一幅画让婢女悄悄的送到了未婚妻窦雪薇的手中。
    且不管李明秀在家中是如何忐忑的心情,窦府之中的窦雪薇却是正在祖父窦贤贺的书房之中,指着李明秀送来的这幅青山图嘟嘴对祖父撒娇道:
    “祖父,你看!这个呆子竟是送了我一副青山图!”
    少女明媚皓齿,小女儿般的娇嗔无端的多了几分娇憨之意。
    座位上老者抚着花白的长胡须哈哈大笑:“嗯!真是个书呆子,不解儿女心思!哈哈……若是薇儿不愿,祖父明日便遣人退了这门亲事,给薇儿重新找个如意郎君如何?哈哈……”
    见祖父这般打趣,窦雪薇有些羞恼的嗔道:“祖父!”
    “好好好……”老者拿起画仔细了看了一番,边看边点了点头评价道:“虽说笔触稍显稚嫩,但胜在意境引人,绘画亦是在绘人,这小子还不错……”
    窦雪薇抬首有些诧异的瞅了一眼兀自点头的祖父,祖父可是从不轻易夸人,这样的认可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少女心中有些意外,又有些窃喜。
    毕竟能得到祖父认可的人是自己的未婚夫,或者是意中人?
    未婚夫李明秀,窦雪薇在定亲之日曾偷偷在帘后瞄过几眼,若是初时在说亲之时,对于长辈不问自己意见从而有些抵触不愿的心思,在见过李明秀一面开始便消散了。
    青年眉目俊秀,举止有礼有度,在与窦家大家长辈之间的说话亦显得不卑不亢,这样的李明秀,窦雪薇心中有些娇羞欢喜,从未对任何男子有过的那种丝丝甜蜜心思盈满少女的心中。
    ☆、第93章
    李明锦收到妻子的来信之时,正是朝廷平北疆之乱大军开拔之际,朝廷主帅经多日争吵博弈,终于定下,乃是武定大将军赵冲。赵冲不惑之年,原本乃寒门子弟,昔日随今上南征北战功勋不菲,待天子定鼎天下之后,赵冲便被封为了武定大将军,巡护南疆去了。
    如今这位武定大将军被天子召回出任主帅,李明锦知道,想必天子确实是在防备诸皇子了,赵冲是天子一手提拔上来的心腹,只会对皇帝尽忠!
    其余六位主将之中就有一位杨家之人,杨家乃是先皇后母家,昔日皇帝多有忌惮,不余遗力的打压杨家迫使杨家交出兵权,如今却启用杨家人,此举恐怕是为了牵制军中各皇子的势力了,这下局势便有些微妙了,诸王争位,只是不知鹿死谁手了。
    对于胞弟李明秀所定下的亲家窦家,李明锦并不陌生,毕竟窦家在梓州府的的名声实在太好了,书香门第,族中有才子弟辈出,窦家虽是迁徙而来,却不是像李家这样毫无根基的穷苦人家,而是举族迁族而来,若是在乱世之中没有一定的实力根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如今窦家愿意将一个嫡枝的孙女低嫁入李家,李明锦也是有点意外,窦家能同意这桩婚事莫不是真是因着岳母之恩情?现在的李家在窦家眼里可没什么值得惦记的啊,不是他妄自菲薄,李家如今最大的官也不过他这个七品芝麻官—还不定哪天就被撸了!只是不知真相如何了。
    作为长兄,李明锦对于自家的兄弟姐妹从来都是亲厚疼爱的,他初来之时便是成人之心智,因此在众弟妹成长过程中,无论有什么样的事情,他总是站在前面担着,如今底下的弟妹都各自嫁娶,李明锦心中竟无端的升起了一丝怅然,然而这种情绪不过一瞬,他便有些自嘲自己竟然还有一丝小女儿情绪,作为李家的顶梁柱,他没有逃避软弱的资格,要做的便是用尽全力守护这个家,守护这些亲人!
    胞弟的亲事已经定下,李明锦心中少了一桩心事,但沉重的心情却是丝毫未能放下,想起在家乡的好友张浩,李明锦心中也是有些愧疚,少时相交的两人情谊匪浅,如今有累身家性命之事他只得交托这位好友,他是他信任之人!但愿一切顺利吧!
    张浩自从收到李明秀带回的好友李明锦的锦囊之后,便用昔日两人同窗读书之时用的暗语将想要说的话糅杂在信中联络了起来,如今几月过去,眼见时机已到,便匆匆收拾一番,掩人耳目般对外声称出外游历为由,悄无声息马不停蹄的赶往京城。
    李明锦没有看错人,得知好友有难,如今在家乡本能安居乐业的张浩,明知前路未卜,却是未有丝毫迟疑便接过他的嘱托之事。
    士为知己者死,在张浩的心中,李明锦范康泽二人便是他的知己,吉凶自有天命!又有何惧!
    一路风尘仆仆,张浩到达京城之后却并未立刻前往好友范康泽的府邸,如今京城正处在权利博弈的漩涡之中,一着不慎便会累人累己。
    在京城徘徊打探了几日风声之后,张浩这才秘密的联系了好友。
    范康泽接到张浩传来的密信之后,安排了一番之后,好几年未见的二人这才在范府之中相会。
    范康泽之妻姜氏有些瞠目结舌的看着堂内你一拳我一掌的两个打成一团的两个大老爷们,
    “哈哈哈哈……痛快”张浩气喘吁吁的起身,拉起有些脱力的范康泽,心情舒朗的笑道。
    笑过之后待瞥见不远处还未踏进门口便驻足目瞪口呆模样的范夫人,方才意识到刚才实在有失斯文的行为,立即有些羞赧的行礼对姜氏解释道:
    “嫂夫人莫怪,情难自禁呵呵情难自禁……不是……不是,是多年未见,有些欣喜过头,对欣喜过头,呵呵。”
    姜氏此时也是有些尴尬,轻捻衣袖想要掩住此时不自然的表情。
    范康泽喘了一会儿气这才稍稍缓了过来气息,又见张浩满脸涨红的局促羞愧和夫人有些手足无措的尴尬模样,不但没有帮声挽回好友的颜面反而打趣道:“哈哈,慎之何时变的脸皮子薄了些。”
    范夫人姜氏也是初次见丈夫这般活波模样,平日里的范大人俨然一副官老爷做派,即使是在家中也是甚少笑闹的,只如今见到这位张爷,竟然变了一个人似的,姜氏心中有些啼笑皆非,不由腹诽道:楞是你平日里端的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模样,此时还不是现行了,哼!
    姜氏是官宦之家出身,嫁入范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她一直知晓丈夫有两位知己好友,见这位一进门便与丈夫打成一团的人,如此行为张扬……想必一定不是那位远在尹川为官的李明锦,那必定就是这位张浩了。
    既是丈夫常挂在嘴边之人,此次又特地让她过来拜见,如此关系匪浅之人,姜氏便心中自有计较般碎步上前面带笑容的见了礼。
    “见过张大爷!”
    “嫂夫人安好!”
    张浩见状赶忙躬身回礼,之后这才转身看了一眼在一旁乐不可支,幸灾乐祸的好友有些无语的回道:
    “范兄莫要打趣我了……”
    范康泽听完又是哈哈大笑了一番,张浩见状也跟着笑了起来,经年未见,彼此之间那种惺惺相惜之情还未曾改变,真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