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2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若不是看见眼前这一幕,谁能想到,堂堂大周连个中用的武将都没有了?
    啪地一声,圣上一掌拍在龙椅的扶手上。
    “好啊,怪不得一个个不想打仗,要求和。大周的武将,都贪生怕死到这个地步,江山能不亡吗?!”
    众臣缓慢跪地叩首,“圣上息怒!”
    满殿之中,只有两人还站在那里。
    “儿臣愿往!”
    “臣愿往!”
    两道年轻的声音,皆不是从武将之中发出的。
    其中一个是詹世城,另一个……
    众臣不禁抬头朝前看去,原以为看到的会是宁王这个附议者,没想到——
    是晋王。
    一个是文官,一个是皇子。
    看起来都不堪领军,圣上的面色到底还是好看了些。
    总比满朝文武都不敢张口要好。
    他朝宁王看了一眼,“宁王,你方才附议詹世城主战之谈,为何不敢主动请缨?”
    宁王同众臣跪在地上,听圣上此言,施然起身走到正中。
    他拱手禀道:“回父皇,文臣议政,武将带兵。儿臣未曾征战沙场,不敢确定自己堪当此任。但儿臣至少明白,应当怎么做。”
    说着朝晋王那处睨了一眼。
    “四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胆识,儿臣自愧不如。”
    是自愧不如,还是嘲讽他没有自知之明,那便不得而知了。
    轩辕玦也不恼,四两拨千斤地回击了他这番话。
    “好男儿志在四方,文能吟诗作赋,武可骑射弯弓。身为皇子理应为人表率,替父皇分忧!”
    没有征战的经验又如何?
    他有的,是天赋。
    圣上最后看向詹世城。
    “詹世城,那你呢?”
    他道:“微臣原是武将世家出身,身居京兆尹之职多年,断了不少案子。但在微臣的心中,时刻不敢忘兵法布阵,整军带兵。只要圣上应允,臣敢即刻率军前往北境!”
    两个人都胸有成竹,宁王在旁听着,笑而不语。
    他正希望,这两人一同前往北境就好了。
    圣上听在耳中,不置可否,连一丝表情也没泄露。
    他摆了摆手,宽大的袖子一拂。
    “容朕好好考虑,散了吧。”
    这是确定要打了,只是让谁去打,圣上还没有想好。
    李照人拂尘一甩,朗声高唱。
    “退朝——”
    眼尖的大臣们便发现,退朝之后,李照人又请了几位大人到御书房议事。
    都是像沈太师这般德高望重的臣子,里面没有晋王,也没有宁王。
    散了朝之后,晋王和詹世城理所应该地走到了一起,探讨着关于楼兰和玉陵城之间的关系。
    恒王原想上前同晋王说几句话,见那两人谈得热火朝天,一时不便打扰。
    他一转头,正好看见宁王。
    “哈,三弟今日好生威风。怎么光用嘴威风了,父皇一动怒又跪了下来?”
    他自然是不敢请旨上阵杀敌,可宁王说得那般慷慨,结果还不如晋王,真叫人看不上。
    宁王朝他看了一眼,目光中带着狠色。
    恒王吓了一跳。
    这个从前一直跟在太子屁股后头,面上挂着谦逊温和笑容的三弟,好像突然变得很不一样。
    自从太子成了福王,那些残存的势力投向了他,他就变得不一样了起来。
    从前的谦逊温和,变得暗藏锋芒。
    恒王忽然想到了某种可能,诧异地盯着宁王。
    “你……”
    宁王道:“饭可以乱吃,话可别乱说。这朝堂之上,何时轮得到二哥置喙?”
    “嘿!”
    恒王一听也急了,“你懂不懂尊卑长幼,在本王面前,你竟敢这样说话?!”
    “论长幼,自然是二哥大。论尊卑,我在朝堂之上说话的底气,二哥有吗?”
    宁王淡淡一笑,“二哥说,谁尊谁卑?”
    恒王是在从前太子手下被排挤多了的,好不容易太子废了,他岂能再受气?
    一时冲动之下,他便道:“本王的母妃好歹是个婕妤,你呢?你的生母只是区区才人,还……”
    他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因为宁王正用一种,冰芒一样的眼神盯着他。
    他面罩寒冰,肌肤泛青。
    那眼神深不可测,里头满满都是杀意!
    恒王忽然打了一个哆嗦。
    “倘若下次再从你口中,听到我母妃只言片语,就算废尽我手下的死士,我也会取你的性命。你信吗?”
    他慢慢凑近,在恒王耳边低声道:“若是不信,拿头来试!”
    说罢头也不回,大步而去。
    恒王忽然紧了紧衣领,只觉得天寒风大。
    实在是冷得很……
    晋王府中,听闻了轩辕玦主动请战的消息,沈风斓也十分吃惊。
    “殿下请缨去北境,这是为何?”
    宁王与晋王两党,斗得水深火热,这个时候离开京城,绝非明智之举。
    轩辕玦半卧在榻上,云旗和龙婉笑呵呵地爬向他。
    一个爬到他胸口上,一个爬到他肚子上。
    “不为何,朝中没有武将能战,难道就任凭玉面城被胡人占据?”
    显然他是赞同詹世城的观点,认为求和无用,只能力战。
    沈风斓也赞同这一观点,只是没想到他会为了大周的边境,宁可牺牲朝堂的利益。
    他毕竟与宁王,还有当年的太子不同,没有那么强烈的争权之心。
    沈风斓心中暗暗佩服。
    轩辕玦又道:“你可知道,玉面城,为何名为玉面?”
    玉面城这三个字,听起来便让人想到美人,面容如玉。
    实际的含义,并没有这么诗情画意。
    “听说过一些。这玉面城乃是玉陵城的副城,它就挡在玉陵城和楼兰之间,是一面屏障,也是玉陵城饱经风沙的门脸。”
    所以才被称为玉面城。
    轩辕玦点了点头,“一旦楼兰经过玉面城,攻下了玉陵城,那对大周的北境是极大的隐患。朝堂争斗,前提是大周百姓安居,国土完整。”
    他的心底里,装的是大周,是江山社稷。
    而非朝堂之上那一分一厘的权力。
    从这一点来说,他的性情跟陈执轼倒是很像。
    一样地疏朗开阔,心怀天下。
    沈风斓笑道:“殿下说的是,若是圣上同意了此请,我必定替你好生照管晋王府,照管好两个孩子,等你回来。”
    沈风斓的支持,在他意料之中。
    若是换成旁的女子,必然担心他的安危,又担心他离京朝堂被宁王把控——
    比如,萧贵妃。
    “不行,本宫绝不能让玦儿出征,本宫要去见圣上!”
    萧贵妃在华清宫里,一听到朝上传来的消息,立时坐不住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便要去找圣上说话。
    椒香好说歹说地拦着她,不让她去御书房。
    “我的好娘娘,圣上还在御书房同大人们谈着呢,您现在去,不太好吧?”
    萧贵妃一把推开她,“什么好不好的,再不好,都比圣上让玦儿出征好!”
    自己的儿子自己心疼,轩辕玦正是年轻气盛之时,有率军征战保家卫国的冲动,再合理不过。
    可是战场上刀剑无眼,胡人又凶悍狡诈,岂能让他去犯险?
    椒香连忙劝阻,“殿下只是提了请求,圣上不是还没答应吗?娘娘若现在去了,反倒见大臣们以为殿下只是嘴上说说,是在邀宠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