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58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每一时每一刻都能够提升,给学堂岛学生极大的满足。
    看的所有的世界,随着自己的运转,钱汝君莫名其妙的开心,当她非常贫穷的时候,她不喜欢这个世界的变化,因为每一个变化都对她的生活带来挑战。
    但是她逐渐富有,富裕了,拥有很多的人手和金钱的时候,她却开始喜欢变化,每一个变化都代表一个新的展开。
    第八七七章 缺乏
    在金麦城,看着金麦城人民的富裕,钱汝君会替金麦城以外,落后的地方感到着急。
    水圳的工程还在进行,钱汝君就对交通感到非常的不满,当炸药开始使用之后,钱汝君不只把山石打下来,还把这些山石打得细细碎碎的,让人们把他们当砖瓦砌成居住的房子。
    说起来很可怜,大汉人民住的屋宇,往往只有一个单间,而且这个单间,是用泥土夯成的,或者是用茅草编织而成的。
    能够用泥土夯成,已经是这个家,家里家底比较应殷实,可以花很多时间在盖房子。
    而用竹木或者是茅草搭成的,往往容易透风,虽然平时视线明亮,但是一旦下过雨之后,他们就必须更换屋顶,而且下雨的时候很容易,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在这种状况,或许他们应该感激家里的家具很少,往往可以搬到不会被雨淋到的地方。要不然家里的家当又被大雨打湿废掉,他们可没有这么多钱,一直更换。
    其实他们家里的家具往往也不是工匠,细心打造而成,而是随随便便在附近找个木头,自己打制而成,如果他的手工艺好,那么家里的家具就可以用得比较久,如果他的工艺比较不好,那么家里三天两头就必须换一次家当。
    而这时候的农人可没有这么多闲暇时刻往往所有的事情都得抓紧时间来做。
    要打制家具那么就得多耗费时间,在农田的功夫就下的少了,很可能就会让收成不好,收成不好,前来收税的人可能就会认为你怠惰了,狠狠的打你一顿,因为这就减少了它的税收。
    所以到最后贫穷而且又没有手艺的人只好家徒四壁,什么东西,都跟大自然取材。
    例如桌椅就用石头,如果是煮饭的东西,或许就会用叶子了,放在土里烧烤一下就能够熟。
    在这个时代,生活的贫穷只有你想象不到,而不是实际没有。
    幸好大家都穷,所以彼此还能够扶助一下,至少让人们不会饿死。
    像钱汝君早这么多人去盖水圳,还给每一个人吃饱饭,而且吃得饱饭是营养又美味的,对他们来说,这简直是太过难得,所以他们在上工的时候特别认真,一来为了报答这些饭食,二来因为这个工程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未来。
    其实用石头盖房子的方法,并不是钱汝君所创造发明的,很多地方就地取材,都曾经用石头盖过房子。如果这个地方是下游地段,有很多小石头的话,人们其实也不会放过这些小石头。
    但是要把石头拿去盖房子,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些石头是能够变成适当大小的,至少大小要一致,只他们才能够放在土石里面增加墙壁的硬度,甚至能够用糯米做成的黏剂,把它黏在一起。
    当然这个时候很多人也用不起糯米,只能用一些土石,把他们想办法刚在一起,因为这个时代吃饱饭都成问题把糯米当成年纪,那太奢侈浪费了,所以最适当的方法还是用土夯成的房子。
    在钱汝君主导的水圳工程里,人们所使用的黏剂,并不是由糯米及其他材料所搭配而成的,这样的材料,其实一般百姓也舍不得,不过效果却是非常好的,钱汝君使用的是水泥,把石头封在水泥里,他们的房子将可以居住更久的时间,甚至上百年都不误,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这个时候的房子都是平房,而不是楼房,而石头又不会风化损害,只要水泥没有掉落这个地方的房子,住个上百年,甚至两三百年都不是问题。
    钱汝君还是有点遗憾,因为水泥毕竟没有传统的黏剂来的好用,如果是传统的黏剂所构成的。那么这个房子保证可以住一千多年都没有问题。
    只是一千多年之后,大汉会有什么变化?这样的房子是否还会适用。岁月会不会像二十世纪十九世纪一样,跑得飞快。
    还是时间永远在重复流动,像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尤其是人民的生活,似乎一直在无止境的重复。没有翻身的机会。
    钱汝君加快了人们的脚步,人们会不会又换了一个皇帝之后或者是换了几个皇帝之后加以停滞,或者是不断遵循前人的教诲,就不知道要自己改进了呢?
    中国是注重祖宗的一个地方,非常的注重传统。子不言父过。于是过去的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将会不断的重复。甚至让后世想要改变的人,都必须先把人们的概念推翻,才能够开始改变。
    但是推翻前人的想法,就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当他想要改变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力气去改变了。
    “公主,他们应该走到了吧?”学堂岛学生知道钱汝君准备什么时候返回长安,所以特别提醒钱汝君。
    钱汝君在水圳工地,最近有点流连忘返的迹象。
    似乎这里面的爆炸声,吸引了钱汝君所有的关注。
    其实钱汝君非常担心,学堂岛学生或者是这些开水圳的工人,在使用炸药的时候出现意外。
    钱汝君知道,即使人们对炸药已经非常熟悉,还是不能够让炸药的意外停止发生。
    而学堂导学生,每一个都是她的宝贝,如果真的有一个人出事了,钱汝君可能会受不了。
    但是一开始不可能让民夫来掌握这些炸药,虽然他们迟早必须掌握住这个技能。
    否则水圳的设计者就必须一直在炸药的现场。
    在这个时候,钱汝君就有轻重之分,在她心里,学堂岛学生,却比一般人民百姓重要多了,他可以想办法让一般的人民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是学堂岛学生陪伴钱汝君,度过无数个日子,却已经是钱汝君觉得不可或缺的人了。
    平常由于学堂岛学生人数很多,钱汝君不觉得谁有特别重要,但是当他们生命有未知的危险的时候,钱汝君却开始感到担心了。
    钱汝君在现场一直等学堂岛学生把工作移交给民夫,并且在民夫安全的把炸药点燃之后,才放心的把炸药交给学堂导学生,这是他们一个月的用量。
    “我已经千交代万交代炸药的保管方法,必须远离火星以及高温,希望你们慎重对待我的交待,否则一旦出人命,不是我能够负责的。我希望你们减少的时间不是用人命换来的。这段时间我可能必须离开,在长安呆一段时间,你们在工地上好好的做事,晚上天很黑,看不清楚,也没有路灯,你们就尽量的好好的休息,养好精神,在开始开工。”
    钱汝君这时候却变得非常的啰嗦,虽然这一个地方已经是钱汝君滞留的最后一个地方,但是钱汝君仍然忍不住再啰嗦一次。
    “公主,我们一定会非常慎重,您的交待,我们一定会认真执行。”
    对于钱汝君的婆婆妈妈,学堂岛学生也哭笑不得,但是习惯上他们还是非常尊重钱汝君,而会不会更认真,估计是不会了,因为他们本来就很认真。
    一贯以来,他们就是用认真躲过无数的危险,要不然钱汝君在他们上战场的时候怎么都不会担心呢?
    反而在他们可以掌控的炸药使用上,显得特别的担心,估计钱汝君被他记忆中的几个次大爆炸所影响了。
    但是那几次大爆炸使用炸药的可都不是学堂岛学生。
    但是学堂岛学生却也不敢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出心大意,所以只好认真的点头,细心的听钱汝君的交代。
    钱汝君也察觉自己的啰嗦,所谓的关心则乱,大概说的就是她现在的这种情形。
    她吐吐舌头,有点俏皮的说道:“我是不是太啰嗦了?”
    学堂岛学生哪敢承认,连忙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道:“不啰嗦,不啰嗦,公主是关心我们。我们得到公主的关心,都感到心里非常的感激。”
    “我也不管你们心里怎么想的,我暂时要离开这个地方,到长安去,有一段时间,估计会被皇帝锁在长安了。
    有了这次枪兵队的事件,估计父皇会发现我的用途实在太大,又有新任务给我了。
    我觉得皇帝想打下来的地方肯定不止南越一个地方,但是其他地方可没有柏庆来配合我,如果真的只靠一千个人,那就麻烦了。那地那些地方官手上的兵力还比不上那些封国的手上的兵力
    。问题是我跟其他封国的国主又不熟,没有办法去借兵。何况他们的军队也不能够随便离开封国,要是可以离开封国,那就乱套了。
    不过封国回长安述职的时候,这些军队却可以随身携带到长安来说起来,这也是皇帝自找麻烦了。”
    由于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并不是皇帝刘恒,所以钱汝君的称谓上就有些不同。皇帝可不是指刘恒,而是指刘邦。
    “公主,这次你回去不多带几个同学回去吗?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如果没有同学去帮忙你,我们也不安心,公主哪忙得过来呢?”
    “说起忙哦,你们天天日也忙,夜也忙,可比我忙多了。”
    钱汝君觉得最近压榨学堂岛学生似乎有点狠了。她的声音里有点歉意。
    然而学堂岛学生却从各种劳动之中得到极大的满足,何况钱汝君,事实上都有给学堂岛学生足够的休闲时间,他们在空间里往往能够睡得特别的舒服。
    钱汝君终究是走了,这一次钱汝君特别做自己最不适应的事情。
    她想好好体会一次坐马车的感觉。而且不是普通的马车,而是大汉国最豪华的乘舆。
    钱汝君一直以来并没有长时间搭乘马车的经验。所以钱汝君对于交通改善,其实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一直到新教水圳的时候,由于需要运输,所以必须顺便把路盖起来,但是钱汝君却看到包含学堂岛学生对于路的概念,竟然一条泥土路在他们眼中就已经是一条豪华道路。
    顶多加上碎石子,会出现碎石子,还是因为炸药大量使用之后,他们使用炸药制造出非常多的碎石子,才能够铺在路上,因为他们发现铺了碎石子的路,在下雨之后,还能够勉强使用。
    这也算是他们理念的一种进步。
    但却让钱汝君感到悲哀。
    在学堂岛学习的期间,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学过二十一世纪的柏油路,但是很显然,这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马路,在他们的记忆中就已经消除。
    即使是金麦城,铺设的也只不过是水泥路。
    结果对学堂岛学生来说,他们确认为水泥路,应该修足在城里,而城外的道路基本上对他们来说正常的就是泥土路。
    其实他们的理念也没有错,因为泥土路对于水的下渗不会构成妨害。
    若是带了柏油路和水泥路,水就没有办法渗到地下,如果柏油路铺设多了,对于土地是一种伤害。
    但是这样的泥土路,却没有办法让速度变快。唯一的办法就只是在上面铺设轨道。
    但是在没有交通需求的地方,铺设轨道,只能够形成浪费。
    至少大汉需要几中几横几条道路。
    至少华北华中,要有一条横贯道路,穿越吴国和楚国,四川以及沿海,都必须要有一条道路。
    至少当这几条道路打通之后,再转运到其他的交通落后地方,也能够省下大部分的时间。
    至于大运河的修筑,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奢侈浪费,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在运河底下,在与大汉人的眼中,里面是荒凉落后的地方。
    至于用关中的是粮食去补充这些地方,却是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地方粮食生长的情况要比关中还好,甚至荒野里就长有非常多的粮食,这里的人之所以生活不好,还是因为过多的野兽阻碍了人们平安生活的愿望。
    就算钱汝君知道南方的生产力有多么丰富,但是对于大汉的百姓来说,远离长安,成为真正落后的人,却是人们不愿意的。就像后世非常多人愿意在上海以及北京置产。不为别的,他们想成为这个世界的第一等人。
    第八七八章 难题
    “皇上,金麦公主回来了。”
    服侍刘恒的宦官开口跟皇上说道。
    皇帝刘恒放下手中的毛笔,喝了一口茶水,才开口说道:“回来了,那人在哪里?怎么不过来见朕呢?”
    皇帝身边的宦官,脸色变得非常的奇特,吱吱呜呜的不敢说话。
    “有什么事你就说,这样子太假了。是不是金麦公主又闹出什么事了?”
    “奴婢该死。这次公主是坐着马车回来的。”
    宦官只好跪下对皇帝说道。
    皇帝刘恒放下茶杯,拿起毛笔,又轻轻松松的拿起钱汝君特别为朝廷制作的文件资料准备继续看。
    才写了第一个字,他突然停下来,说道:“你说金麦公主坐马车?”
    皇帝刘恒突然抬头看向窗外,发现窗外的天气很好,天色也没有忽明忽暗的变化,碧蓝如洗,是适合踏青的好时节。
    看起来似乎一切都非常的正常。
    看来不是天神,又有什么交代了。
    抬头看皇帝刘恒平衡的眼神,宦官才敢开口说道:
    “公主从南越国而来,一路坐马车。到长安城之后,却整个人说身体快散架,不行了,直接昏倒。”
    听的宦官的报告,皇帝再次把毛笔放下,问道:“坐马车坐不死人吧?不是很多人做过长程马车吗?难道外面的路况有这么差?我想想,好像真的是这么差,要不然那些边远郡县的粮食,不会到现在都运不到大汉长安。”
    “你说公主是不是想透过这件事告诉我什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