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4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余绍芬心头火气蹭蹭蹭上冒,手臂抖动着想打人,孙桂仙冷呵了声,抱着东东要去灶房给薛花花拿砍刀,刚到门口,就见西西双手握着砍刀,邀功似的喊,“奶奶,奶奶,刀……”
    看得孙桂仙羡慕,瞧瞧多孝顺的娃儿,生怕他奶奶吃亏呢,孙桂仙侧开身,让西西握着砍刀出门,冲逗小孙子的刘云芳说,“花花没白疼他,知道帮忙呢。”
    西西握着砍刀走得很庄重,到薛花花跟前把砍刀交给她,指着余绍芬喊,“奶奶打她,她不听话。”
    余绍芬气得鼻孔快冒烟了,偏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孙桂仙一个劲的给薛花花呐喊助威,“花花,狠狠收拾她,自个儿重男轻女不把孙女当人,好意思倒打一耙,老不死的脸皮和城墙还厚,遇见这种人千万别给她留面子。”
    薛花花握着砍刀,在西西翘首以盼的目光下虚空的挥了挥,余绍芬顿时胸口发紧,想起薛花花泼辣的性格,她身体打了个哆嗦,说话都结巴起来,“你,你想干什么,杀人是犯法的,杀了我你也得坐牢。”
    都是让愤怒冲昏了头脑,她竟然把最重要的事儿给忘了:薛花花什么人?生产队最不好招惹的妇女,她咋稀里糊涂跟她呛上呢?
    目光期期艾艾的下移,薛花花挥砍刀的姿势很娴熟,听说她刀功好,闭着眼都能把手掌当菜板用,要是她冲过来和自己拼命,余绍芬不敢想象自己会被剁成几块。
    余绍芬胆战心惊的站在那,神色惶恐的望着薛花花,十几秒后才找着意识,掉头就跑,活脱脱像后边有鬼追似的。
    孙桂仙呸了口水,“就她好意思抱怨别人,回家照照镜子吧,几十岁人了,自己什么德行自己会不知道?”还想给薛花花脸色看,以为谁都是她那个没脾气的儿媳妇任由她搓扁揉圆啊,不自量力。
    薛花花挥了挥砍刀,问西西咋想起送砍刀的。
    “还不是见你被欺负了呗,不是我说啊,西西这娃儿懂事,还聪明,长大了肯定出息,看情势不对就给你送砍刀呢。”孙桂仙习惯性的拍马屁,接下来就让西西打了脸,西西指着灶房,“三奶奶叫我送砍刀打坏人。”
    卢家的事儿前些年都被人嚼烂了,听得太多,队上稍微有点年纪的都听烦了,所以凑堆闲聊很少谈卢家,各个生产队天天有新鲜事发生,谁愿意听卢红波打媳妇打女儿的事儿啊。
    至于余绍芬,她们也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到哪种程度呢,像薛花花这样站在舆论中心的焦点人物都没把余绍芬带起话题来,听孙桂仙说余绍芬找薛花花麻烦被薛花花吓跑了,大家伙很是敷衍的附和句,“她啊,活该。”
    就没下文了。
    直到卢红波媳妇半夜带着儿子跑了卢家才骤然成了生产队的热门话题,多少年生产队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了,村民们从没想过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老实巴交的红波媳妇身上,太不可思议了。
    是余绍芬先发现人不见了的,英子嫁人后家里有了钱,她去供销社买了半斤猪肉回来打牙祭,说是打牙祭,也就她,卢红波,小兵才能吃,余绍芬舍不得全部吃掉,特意留了几片肉起来过两天吃。
    肉就放在灶房的碗柜里,她笃定没人偷吃就没锁碗柜,谁知第二天早上去灶房检查,几片肉没了,家里就四个人,不用想就知道是红波媳妇偷吃了的,敢背着她偷吃,余绍芬怒不可止的踹开房间门就欲跟红波媳妇拼命。
    然而除了床上睡着的卢红波,母子两不见踪影,不知为何,余绍芬脑子突然特别清醒,开口就喊卢红波,“红波,红波,你媳妇跑了,小兵,小兵被她带走了……”
    小兵就是她心肝,没了可咋办,余绍芬瘫坐在地,六神无主的看着乱糟糟房间,身体一仰,直直晕了过去。
    等卢红波穿上衣服起床已经正午了,他睡得迷迷糊糊的,似乎听到他妈在说什么,又好像做梦,压根没醒过来,直到发现他妈躺在地上不省人事,而屋子被人翻得乱七八糟的,他才如梦初醒的以为进了贼,瞬间方寸大乱,套着只鞋子就跑出去喊抓贼。
    村民们赶到之前,他妈醒了,泪眼婆娑的捶地嘶吼,贼没有,他媳妇和儿子不见了,卢红波不相信,四周张望,这才发现他媳妇和儿子的衣服全没了,连草鞋都给带走了。
    他如遭雷击,抬腿就踹衣柜撒气,咬牙切齿,“跑,给老子跑,等老子抓回来非打断她两条腿不可。”
    以为队上进了贼,村民们来得很快,得知是红波媳妇带着儿子跟人跑了后,看卢红波的眼神就变得有点微妙了,没人会放着好好日子不过跑出去,除非日子真过不下去了。
    十之八九让卢红波打怕了。
    队上发生这种事,陆建国身为队长不可能袖手旁观,叫几个跑得快的小伙子帮忙出去找人,他早就劝卢红波别打媳妇别打女儿,卢红波就是不听,现在知道后悔了?
    “红波媳妇可怜哦,嫁进来后,儿子生了不少,个个没养大,好不容易养大个闺女,天天让婆婆丈夫虐待,换谁都不愿意继续过下去。”
    “小兵七岁了吧,我记得红波大儿子就是七岁没了的吧……”惊觉这个话题有点敏感,赶紧岔开了去,“你们看英子穿的什么啊,大冬天穿双草鞋还是几年前的,怎么说都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坨肉,哪个当妈的不心疼啊。”
    “卢红波还说抓回来要打断她的腿,依我看啊,是抓不回来了,队长不是叫人出去追了吗,乡间小路岔口数不胜数,谁知道她们母子两往哪儿去了。”
    “是啊,既然要跑,肯定跑到人找不到的地方去,要我说啊,她以前不跑是舍不得两个娃,小兵就不说,她要走了,英子多可怜啊,落卢红波手里还不得被打死,我记得去年冬天在池子边洗衣服遇到她们母女,红波媳妇双手被冻得全是冻疮,密密麻麻的口子,全化脓了,英子挨着她洗衣服,母女两边洗边哭,看得我都不忍心了。”
    这些事情,红波媳妇不跑她们压根想不起来,眼下人不在了,回想起往事,大多是关于她们活不下去的事儿,桩桩戳人心,件件令人动容,余绍芬母子太不是东西了。
    “红波媳妇不容易啊,她生三儿的时候我记得是在玉米地里,生了孩子爬起来就继续干活,就这样,余绍芬还说她不对……”
    “红波媳妇生了几个儿子来着?”
    “六个还是七个,我给忘记了,好多年了,哪儿记得清,你们去后山山脚看看,听说几个娃儿都埋那儿的。”
    “这么多儿子,换谁家都是天大的好事,偏偏让红波母子两给……哎……英子估计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呢,从小到大,就英子护着她妈了,小兵听英子的话都比听他妈的话多,你们说她们是不是去找英子了啊?”
    小兵是英子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走哪儿背哪儿,背到5岁都舍不得放下来,小兵特别听英子的话,就说英子的婚事吧,起初英子不答应挨了打,小兵二话不说把书包和课本扔了,说不读书,不要英子嫁给老男人。
    以小兵的性格,离开卢家,绝对会去找英子的。
    “你们说,卢红波不会去英子婆家找吧?”真要找到人,两人的下场怕惨不忍睹,她们说的两人自然不包括小兵,小兵是卢红波唯一的儿子,卢红波可舍不得打她,她们说的是英子和她妈。
    聊到这气氛有些沉重,一时之间,谁都没有说话,安静得令人不习惯,孙桂仙靠在灶房门框边,跟着哀声叹气,“花花啊,你说卢红波能找到人不?”哪怕她和红波媳妇没关系,也忍不住为她感到悲伤,女人苦啊,遇到卢红波这种丈夫一辈子就给毁了。
    比较而言,刘老头对她算老的了,起码自己风光了几十年,不是吗?
    “我不知道。”薛花花低着头,似乎在想事情,回答的声音很低,嘴上说不知道,心里却已有答案:卢红波找不到人。
    他媳妇是有计划的离开,准备周全,好不容易跑出去哪儿会让他轻易就找回来,她懂红波媳妇的想法,曾几何她脑子里就冒出过离婚逃跑的念头,她想好了路线,想好了目的,就等收拾衣服走人。
    最后却因舍不得孩子放弃了。
    女人最大的牵绊是孩子,红波媳妇能忍受这么多年,不就是舍不得娃儿吗?现在英子嫁了人,她再没后顾之忧,当然能跑多远是多远。
    令薛花花动容的是,红波媳妇是带着儿子一块走的,她当年滋生出离婚的想法时好像从没想过带着儿子离开……
    比起她,红波媳妇更有胆识,更勇敢。
    孙桂仙再次叹气,想起薛花花还拿着小兵的书包,“花花啊,你赶紧把书包和课本给卢家还回去,卢红波经过此事没准会疯,小心他报复你。”
    卢红波本就是个爱打人的,没了儿子,还不得像疯狗到处咬人?
    “我怕什么,我巴不得他扑过来呢,他不落我手里就算了,要落我手里,我非弄死他不可。”约莫被卢红波勾起了心底的往事,说话的时候,薛花花的语气很轻,脸上也不显愤怒,不像是狠话,更像轻声细语的呢喃。
    不知为何,孙桂仙听得颤了颤,她毫不怀疑卢红波落薛花花手上不死也会掉层皮,因为薛花花抬头的刹那,眼底闪过滔天的愤怒,愤怒得令人莫名恐惧。
    这点孙桂仙多虑了,卢红波满心都是儿子哪儿想得起书包,他先去老丈人家找人,没到院坝呢,就被那边亲戚轰出了生产队,扬言他敢再去就打断他的腿,卢红波没办法,只得找陆建国帮忙叫几个人随他去英子婆家。
    老实说,他也怀疑人找英子去了,他媳妇除了英子就没能依靠的人,英子婆家离得远,以为自己找不到路不会去。
    “红波,这件事我和你直说了吧,想在生产队找人帮忙怕是不行的,英子婆家远,连你都找不到路,他们和你出去走丢了怎么办,就算没走丢,回来感冒生病怎么办?别说我叫不动他们,就是叫得动也不能叫他们去,马上要过年了,出了什么事,我咋跟他们家里人交差?”陆建国直截了当拒绝了卢红波,让他自己想办法,出事当天他叫人帮忙找算得上仁至义尽了,其余的事儿,他爱莫能助。
    “队长,我媳妇跑了我不管,但小兵我得找回来,我妈天天以泪洗面哭呢,不把他找回来我妈会活不下去的啊,队长啊,小兵是我唯一的儿子,没了他我咋办啊。”连续找了几天人,卢红波胡子拉渣,身形狼狈,早没逮着人就打断腿的盛气凌人了,脸上尽显疲惫。
    “能咋办啊,我早劝你别打媳妇对英子好点你不听,现在知道没办法了吧。”陆建国不喜欢卢红波,他要不是队长,话都不想和卢红波多说,自己造的孽后果自己承担,卢红波活该。
    陆建国一点都不同情这种人,不仅他,队上好多人都不愿意帮忙找人,明天就杀猪了,家家户户翘首以盼着,哪儿有心情理会卢家的糟心事,他拍拍屁股,高高兴兴的去了猪场。
    卢红波媳妇跑了后,生产队的气氛变得有些浮躁,无论男女,心情都和以往有所不同,妇女同志有事没事爱把‘你信不信我也学红波媳妇跑了,懒得管你们爷爷崽崽’的话挂嘴边,男同志们则骂卢红波丢男人的脸,能娶着媳妇已算不容易了,不好好过日子,天天打媳妇,打就打吧,媳妇跑了又跟龟孙子似的到处找,真要有骨气就别找,自己过自己的。
    不管基于什么立场,心情很浮躁就是了,这种浮躁不仅体现在聊天中,还表现在扫盲学习中,以往知青讲课,大家伙还算安静,这几天像打开了话匣子关不住似的,知青在上边讲,他们在下边讲。
    整个猪场闹哄哄的,不得安宁。
    陆建国踏进院坝听到的就是叽叽喳喳的交头接耳声,他竖起眉,怒吼,“都学会了是不是?”
    他面容严肃的走进去,“都学会了还坐着干什么,搬凳子回家啊……”
    院坝里鸦雀无声,转头望着陆建国,心头讪讪,卢红波去老丈人家被轰出来的消息刚传出来,都在议论这件事呢。
    卢红波媳妇跟儿子是找不回来了,以后就他们母子两过,老了连个端屎尿盆的人都没有,苦日子还在后边呢。
    陆建国阴着脸,见大家不说话,他走向知青讲课的位置,目光沉沉的看向下边坐着的人,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我知道大家心浮气躁个什么劲儿,女同志认为自己找到了榜样,个别女同志整天把离家出走的事儿挂在嘴边威胁人,你们也不想想,跑出去就比在生产队好了?真要那么好,都往外边跑算了,还结什么婚?”
    陆建国的话说到众多男同志的心坎上,听到太多威胁的话,他们心头不爽着呢,户口在生产队,干活记工分,跑到外边哪儿有活给你干?哪儿有工分给你记?还想粮食,们都没有。
    陆建国猜到男同志们心里的想法,话锋一转,矛头对准男同志,“别以为你们就是好的,关于队上个别爱打媳妇的男同志我早警告过很多次了,结婚过日子,什么事有商有量,坚决不能动手,作为个男人,动手打女人算什么本事?真有本事去前线打仗守卫国家我还能夸赞你们厉害,窝在家里拿媳妇孩子出气,也不嫌窝囊。以后谁要打媳妇,我逮着一次骂你们一次,骂了不解恨,我让会计扣他工分。”
    工分关系到粮食,没有人不看重的,陆建国幽幽的瞪向平时打媳妇的几个男同志,吓得后者缩成一团,陆建国哼了哼,“扣了工分还不收敛的,直接送公社去,下场是什么大家伙清楚。”
    陆建国警告的女人又警告了男人,见大家伙知道怕了语气才有所缓和,“既然结了婚,就互相体谅,好好过日子,孝顺父母抚养子女,没事的时候和邻居亲戚聊聊队上的新鲜事,有事的时候互相搭把手帮忙度过难关,生产队的气氛好,干活才会更有劲,有劲了挣的工分才多,工分多粮食自然就多了,大家伙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大家伙异口同声,“是。”
    “是的话就调整心态,高高兴兴准备过年,明天杀猪分猪肉,还是早上八点,保管室外的竹林,带上筲箕排队……”陆建国昂着头,声音掷地有声。
    孙桂仙高兴坏了,跟旁边的薛花花嘀咕,“认识陆建国这么多年,第一次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以往陆建国说话更多是强势的口吻,少有像今天让人感到亲切,“花花啊,我觉得他是沾了你的光才这么厉害的。”
    “他是先进生产队队长,得到过市里领导和县里领导的高度评价,他要没点本事,领导会赞扬他?”薛花花视线落在院坝写作业的陆明文身上,这几天,陆明文身边的女孩好像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又开始喋喋不休找话和陆明文说。
    孙桂仙顺着她的视线望去,三个女孩并排蹲在陆明文左右两侧,埋着头,嘴巴一张一翕的说着什么,她叹气,“你家明文还真是……遭女孩子喜欢哪。”都快冻成冰了,她们咋不觉得冷呢,天天过来守着陆明文写作业,换作她,宁肯窝被子里睡觉都不愿意出门。
    “花花,你别担心,我看明文没搭理她们。”
    薛花花别开视线,“我担心什么,借他十个雄心豹子胆他都不敢乱来。”
    孙桂仙想说不见得,陆明文在女人方面没有抵抗力,就说孙宝琴吧,陆明文为什么和孙宝琴仓促的结婚,还不是两人做了丢脸的事儿。话到嘴边,孙桂仙才想起孙宝琴是她娘家侄女,聊这个伤感情。
    “你还是看着点比较好。”以前孙桂仙觉得陆明文配不上孙宝琴,近半年来,她越来越怀疑自己当时眼神不好看走了眼,陆明文和孙宝琴没离婚的话,孙宝琴过得绝对比现在好很多。
    哪儿像现在,背着孩子片刻不得闲。
    薛花花没往心里去,同样的陆明文也没当回事,马上就考试了,不抓紧时间复习会错过吃肉的机会,他妈说了,考得好的人能多吃两片肉,除此之外,还有米饭和鸡蛋,也就是说,这次的考试奖励是最丰厚的,错过前边整年不考好都不能错过这次,故而无论旁边人说什么他都没回应,倒不是没时间,而是压根没听见她们说什么,沉浸在自己思路上,对外界一无所知。
    写完作业,知青们还在讲课,陆明文咚咚咚跑进灶房,“罗知青,我作业写完了,能不能奖励我多做几道题?”
    做题是查漏补缺的关键,陆明文深信不疑,他想多练点题好应付明天的考试。
    罗梦莹当然不会拒绝,照着课本上的例题又出了几道题,怕陆明文把前边知识忘记,还出了几道学过的知识。
    罗梦莹念完题回到灶房坐下,板凳还没热和,陆明文又来了,“罗知青,题做完了,能不能多出几道地理题。”
    学习的四门课程里,除了数学和地理有计算,语文和历史全靠背诵,相较而言题目死板点,没有太多形式。
    罗梦莹依他,翻到学过的知识点,自己随便出了几道连自己都不知道正确答案的那种,刚给陆明文出完题,陆德文和陆红英抬起头来,一副‘多给我出点题’的表情望着她,罗梦莹招架不住,只得从头开始念题目。
    很快,陆明文又写完了,殷切的目光看得罗梦莹嗓子疼,回灶房喝了两口水,继续给陆明文念题目,十道,二十道,三十道……
    直到半个院坝写不下了,他们才不得不停下来。
    前边扫盲学习的还没结束,以致于几兄妹可怜巴巴的望着罗梦莹,“罗知青,能不能再来点题目,我们去灶房写。”
    眼里透露着无比强烈的渴望。
    罗梦莹咽了咽口水,嗓子干得难受,一搪瓷缸的水全让她喝完了,跑茅厕都跑了好几趟,她都担心扫盲的人有没有注意她,会不会以为她和孙桂仙上次的情形相同,拉肚子了。
    “好了,院坝写满了,先交换检查作业,不对的讨论,罗知青被你们吵都吵晕了。”薛花花站在边上,嘴角略有些抽搐的看着院坝里密密麻麻的题目,她不过进灶房跟李雪梅聊了会儿过年期间学习的事儿,出来就看院坝被写满了。
    “婶子没事的,他们喜欢做题是好事。”她记得以前每次写作业像要她命似的,曾经还让她哥给她写过作业,陆德文他们咋就这么喜欢写作业呢?难道作业太少,天天维持着写作业的新鲜感?
    说不过去啊。
    罗梦莹觉得他们还是太想学知识了,索性过年自己要回家,把以前做过的试卷全带过来,让几兄妹做个够。
    第四十八章  过年回城
    不过之前得多为他们布置点作业,免得过年期间自己不在他们无聊找不到事情做,薛花花教他们小学课程不费力,初中课程明显吃力多了,她和李雪梅都走了,薛花花恐怕吃不消,尽可能的多留些作业能减轻薛花花负担。
    陆德文他们不知罗梦莹的想法,只是感觉罗梦莹忙碌了很多,以往没课的时候她都跟人闲聊,现在成天埋头奋笔疾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