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3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叶氏忙起身,客气道,“嫂子客气了,茂林是个好孩子,他也没少帮我们呢。”黄家还没正式上门提亲,两个人暂时就装作普通相识,只字不提亲事。
    杨氏笑得越发灿烂,“这样才好呢,以后更能相互照应。”
    叶氏也含糊着应了,旁边的杜氏也起身打招呼,并把自己的凳子搬给杨氏坐。
    杨氏急忙摆手,“二位不用客气,我是去刘家买东西,来看看茂林,见到二位我就觉得亲切,过来打个招呼。你们忙吧,我带着丫头先回去了。回头有空,咱们再好生聚一聚。”
    叶氏和杜氏也不强留她,双方别过,杨氏又回到对面去了。
    黄茂林打发继母和淑娴一起回去了,他看见妹妹头上的花,眼珠子滴溜溜地转。
    等杨氏走了,杜氏小声和叶氏说话,“妹妹,这个杨氏,看着倒是和气。若是真和气倒也罢了,就怕是个笑面虎,那咱们梅香可要当心了。”
    叶氏心里也有些担心,看了看对面的黄茂林,“不怕,只要女婿好,一个继母,又不是亲娘,到时候小两口有了孩子,自然是婆娘和孩子亲,这个里外还是分得清的。况且,黄家还是黄掌柜当家呢。茂林有手艺,又能干,是个好孩子。若错过了这个,梅香说不更好的人家了。除非一直等,等到明朗有了功名,但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杜氏点点头,“妹妹说的也有道理,就算这婆娘表面爱装个好人,总比连好人都不装的要好。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她也掀不起太大风浪。”
    叶氏沉默了半晌,悠悠说道,“熬到分家就好了,我就不信,她放着亲儿子不跟,要跟茂林一起过。”
    杜氏心里想黄掌柜肯定是要跟大儿子的啊,难道两口子要分开。但她又不好直接说出来,唉,这亲事,哪有十全十美的呢,总会有些不如意的地方。只要女婿好,旁的,次一些也无妨。
    杨氏回家后,黄炎夏正在院子里忙活。家里有作坊,每日都有许多琐碎的事情干不完。
    见杨氏母女回来了,黄炎夏问她,“买好了?”
    杨氏笑着嗯了一声,“当家的,今儿我带去二两三钱银子,买簪子花了二两二钱,刘家的绢花好看,我给淑娴买了一朵,给韩家丫头也买了一朵,一朵四文钱,还剩九十二文钱呢。这刘家也是呆板,一文钱的利都不肯让。”
    黄炎夏看见女儿头上那朵石榴花,笑了,“这花真好看。”
    淑娴抿着嘴笑了,“阿爹,什么时候去韩家?我能去吗?”
    黄炎夏是个疼孩子的人,淑娴乖巧听话,又是唯一的女儿,他从不大声对她说话。听见女儿这样问自己,他也低下了声音,“得先找人去韩家传话,咱们家定好去提亲的日子,然后才能去,不能呼啦吧就去了。提亲时你就别去了,等过几日你哥哥定了亲,就是一家人了,你若是想去,随时都能去,也能让你韩姐姐到咱们家来玩。”
    淑娴想了想,“听说韩姐姐家里活多,她忙的呢。”
    黄炎夏笑着对女儿说道,“那倒无妨,你可以跟你哥哥一起去玩。你成日一个人在家里,也去找族里那些姐姐妹妹玩玩。”
    杨氏见父女两个说的高兴,把那簪子拿出来给黄炎夏看了看,“当家的你看,这簪子是梅花样的,和媳妇的名字都一样。”
    黄炎夏笑了,“你有心了,茂林晓得了,定会感激你的。前儿他还跟我说呢,让我告诉你,你别担心。他虽然不是你亲生的,但总归是一家人,弟弟妹妹可是亲的。”
    杨氏眼神闪烁,“这孩子,这样掏心窝子的话倒要当家的传给我听。”
    黄炎夏低头干活,“这么大的孩子,正是要脸面怕羞的时候,能说这话已经很不错了。”
    杨氏笑着收起了簪子,“那倒是的。”
    夫妻两个说了一阵子闲话,杨氏把簪子送回房,趁着黄炎夏在院子里忙活,从房内一个隐秘的地方掏出一个小匣子,往里面塞了块约莫一两重的碎银子。
    黄家动作快,再次托李氏上门与韩家通气,定了个好日子,预备上门提亲。
    到了提亲那一日,黄炎夏叫上了自己的亲大哥黄炎斌和大嫂唐氏,带上杨氏和黄茂林一起,先去镇上找了周媒婆,带了一些尺头、二斤糕点和二斤肉,然后往韩家岗去了。
    叶氏得到了消息后,今儿哪里都没去,一大早和梅香一起把家里家外收拾的干干净净,等吃过了饭,把几个孩子收拾的体体面面的。
    庄户人家虽然规矩没有那么重,但韩敬平毕竟不满周年,这个时候定亲,还是不能太打眼了。若不是梅香才退过亲,叶氏定要再拖一拖才行。
    退了亲之后,男女双方其实都憋着口气,谁先定下合适的人家,谁就能免受口舌的压力。为了这个家,梅香没少遭受风言风语,故而叶氏做主,在热孝里把亲事定下,等梅香十六岁时,韩敬平满了四年了,到时候再出门子,也算守了四年父孝,谁也没得挑。热孝里成亲的都有,别说定亲了。
    梅香夏日的裙子也就那三两套,叶氏挑了那套黄色的,给她戴上银耳钉,腰上系一条帕子,给她脸上涂了香膏子,头发上摸了头油,收拾的干净清爽。
    收拾好了几个孩子,叶氏让梅香先去了趟茅房,然后就把她关在了房里。
    叶氏又嘱咐明朗,“今儿是你姐姐的好日子,你也别读书了。你们就在堂屋看着妹妹,我去请人来,一会子黄家来人了,你帮着招呼客人。”
    明朗点头应了,叶氏出门去叫人。
    黄家今儿要来提亲的事情,叶氏提前通知了大房和二房,韩文富和韩文昌必定也是要请的。
    叶氏先去了大房,崔氏是梅香的亲祖母,自然是要到场的。
    见老三家的来请,崔氏撇了撇嘴,“这亲事又是你们私自定下的,也没问过我老婆子,来叫我作甚?难道让我去收聘礼?”
    叶氏陪笑道,“阿娘说笑了,今儿不过是来提亲,哪里就这么快扯到聘礼了。再说了,咱们家嫁女儿,聘礼自然是都给孩子带过去的。”
    这话说的韩敬义和董氏脸上不大自在,大房两个女儿的聘礼,可没少被他们克扣。大女儿还好一些,因是头一个孩子,嘴巴巧,敢说会说,大房两口子不敢克扣狠了,多少给她带了一些回去。这也是常理,庄户人家养女儿,账算得精细,谁也不愿意做赔本买卖,大面上过得去就行。
    轮到春香就可怜了,因她是个丫头,且头上已经有个姐姐了,出生时遭到崔氏和韩敬义夫妇的百般嫌弃,糊弄着养大了,一向不得宠爱,胆子也小。她婆家就是看中她老实才来提的亲,就那么点子聘礼,都被大房克扣完了。等春香出门子,到时候还不晓得这两口子怎么圆这个脸。
    崔氏哼了一声,“我老婆子今儿身上不爽利,且歇一歇再说。”
    叶氏忙惊道,“阿娘哪里不舒服?是我的不是,不晓得阿娘身子不爽利。既然阿娘去不了,这也没得办法,我去请二婶和七婶去吧,等事情忙完了,我再来看阿娘。大哥大嫂今儿要是有空,也去坐坐。我还要去叫人,就先走了。阿娘,您老好生歇着。”
    叶氏说完,笑眯眯地走了。
    崔氏气结,她不过是拿个乔,这憨婆娘居然当真。这,若让苏氏和欧氏占了先,我老婆子的脸往哪里放。崔氏心里清楚,只要苏氏去了,就可以代表韩家所有女眷,她去不去已经不重要了。
    崔氏气得拍了下桌子,在家里磨蹭了许久,最后还是觉得面子重要。和老三家的拿乔是自家的事情,但今儿若她和大房不去,外人定然猜测她的几个儿子不合,连孙女的婚事都不通知她,到时候就丢脸了。
    想通了之后,崔氏立刻起身回房换了衣裳。带着韩敬义和董氏,呼啦啦一起往三房去了。
    等崔氏到三房时,韩文富和苏氏、韩文昌和欧氏以及韩敬奇夫妇都来了。周氏还把莲香带来了,正在西屋陪着梅香。
    崔氏才一进门,叶氏立刻慌忙上前扶着她,“阿娘,您今儿身上不利索,怎地还是来了?我还说等事情办完了,我带着孩子们去看您呢。”
    众人都起身和崔氏打招呼,韩敬义夫妇也和两家长辈见礼。
    苏氏笑得温和,看向崔氏,“二嫂,您哪里不舒服?来,跟我们坐一起,咱们老妯娌一起说说话。这上了年纪就是这样的,身上病痛不断,医也医不好,只得慢慢苦熬。”
    苏氏身子不好,大伙儿都知道,人家却二话不说就来了。崔氏整日活蹦乱跳的,今儿倒不爽利了。众人都明白她又在拿乔作妖,也不点破她。好在她还没糊涂到家,知道家丑不能外扬。
    崔氏尴尬地笑了一声,坐在两个妯娌之间。欧氏是她亲妯娌,最了解她,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并不曾说话。公婆不在了,大哥也死了,你个贱人就整日作天作地。儿子们被你作的一盘散沙,你自己倒是越吃越胖了。哼,当年若不是我没有年纪合适的儿子,小姑子那里还能轮得到你。
    苏氏是族长太太,一向心宽,从不计较这些小事情,仍旧温和地和二人一起说话。
    叶氏忙着给众人上茶、上点心,明朗在一边伺候着几位长辈。梅香,梅香一直在房内。
    才说了一会子话,忽然听见院子里有个女声笑着喊韩家娘子。
    叶氏忙出去看,只见镇上的周媒婆身后跟了一群人,带了礼物,正站在院子里。
    还没等叶氏开口,周媒婆笑着拉住叶氏的手,“韩家娘子,喜事喜事。”
    叶氏笑着对周媒婆说道,“婶子和诸位大老远的来,先进屋喝杯茶吧。”
    杨氏妯娌二人与叶氏笑着打招呼,屋里面,韩敬义兄弟出来了,把黄家兄弟一起迎了进去。
    黄家人又给诸位长辈见礼,双方寒暄过后,分宾主坐下。
    周媒婆喝了口茶之后,就开始发挥她的特长,“韩家娘子,诸位,听闻贵府千金待字闺中,黄家也有少年郎业已长成,欲聘贵府千金为妻,今儿少年郎也来了,韩家娘子好生看看,你们两家门当户对,孩子都个顶个的好,定是门好亲。”
    周媒婆知道两家已经通了气,她就是个摆设,传个话而已,这会子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倒。别看周媒婆不识字,但她是经年的媒婆,很能拽文,经常一通话唬得一些没见识的人一愣一愣的。
    周媒婆一席话说完,叶氏看向了苏氏。崔氏又生气,我是你正经婆母,你看她作甚。
    黄炎夏不等叶家人说话,自己先开口了,“诸位长辈,韩家弟妹,我们家是诚心求娶,还请应亲。”
    韩文富笑了,“大侄子远道而来,先歇一歇,稍后再议也不迟。”
    女方家要表示矜持,这样的态度也正常。
    黄茂林今儿也是个摆设,跟在长辈们身后一句话不说,只管端坐在那里,谁看他都冲人笑。
    韩家人都认得他们父子,倒也不生疏,很快就一起说家常。就这两天,已经有人家开镰了,很快,各家都要一头扎进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收割稻子。一年两次紧张的农时,家家户户都非常重视。
    汉子们说的热火朝天,妇人们在苏氏的带动下,也没冷过场。苏氏虽然温温柔柔,不像崔氏那样咋咋呼呼,但她一向以理服人。在关键的问题上,她从不退缩,也不让步。处理族里妇人之间的争端时,她能抓住关键,该打打、该罚罚,她罚起人来,那可是毫不留情,跟韩文富一模一样。
    双方一起说了一会子话之后,叶氏起身,与众人打过招呼后,准备去厨房准备晌午饭。
    黄茂林的大娘唐氏见叶氏起身去厨房,就知道今儿这门亲成了。时下规矩,若有心应下亲事,女方家自然会留饭,若无心,就敷衍了事,男方会知难而退。
    唐氏忙起身,“弟妹,我与你一起去吧。”
    周氏忙按下唐氏,“上门是客,怎能劳动您动手。”
    说完,周氏对董氏说道,“大嫂,您是长嫂,您在这里陪着诸位长辈说话,我跟三弟妹去准备晌午饭吧。”
    周氏说的正合叶氏意,她一个人做这么多人的饭,还真有忙不过来。平日有梅香帮忙,今儿她不想让梅香下厨。她一向与周氏交好,也不想和董氏一起做饭。
    妯娌两个一起往厨下去了,叶氏笑着感谢周氏,“多亏了有二嫂了,不然我一个人长八只手也要抓瞎。”
    周氏摆摆手,“嗨,咱们两个还说甚。以后我们莲香出门子,你做婶子的想偷懒我也不答应呢。”
    妯娌两个一边哈哈笑一边准备晌午饭。
    叶氏提前准备了许多饭菜,在询问过苏氏的意见后,叶氏预备今儿晌午备两桌席面,男一桌女一桌,两桌上用一样菜,男客桌上再加一坛子酒。
    叶氏自己买了一条肥瘦相间的上等五花肉,杀了两只公鸡。这个季节,天天都有人在青石河里或水渠里逮鱼,有些人家嫌吃鱼费油,叶氏用鸡蛋和人家换了两条大鱼。有了这三样硬菜,再把黄家带来的肉切一部分,和着缸豆、青豆、辣椒和茄子炒,哪一样拿出去也不丢人。再把那黄瓜、韭菜和鸡蛋一起各炒两样,空心菜和苋菜清炒,一个桌上上一盆番茄汤,每个桌都能凑齐十几个菜,招待最贵重的客人也不过如此了。
    因要分两桌,叶氏提前把西厢房那一间空屋子收拾了出来,从隔壁明锐家里借了一个八仙桌和四个条凳。
    叶氏掌勺,周氏帮着烧火打下手,该择的菜叶氏都提前准备好了,做起来快的很。每样菜她都按两个桌的分量来做,做好了直接装盘。
    梅香在房里带着妹妹和莲香一起说话。
    莲香悄声对梅香说道,“三姐,黄家姐夫个子真高。看着瘦,每日竟让能挑着豆腐担子走那么远。”
    梅香笑了,“别瞎叫。”
    莲香用手帕捂着嘴吃吃笑了,“三姐还跟我弄鬼,头先他每隔一天到三姐家里干活,我都知道了。幸亏他及时来提亲,不然那些长嘴巴的人又要说三道四了。”
    梅香用手指头点了点她的额头,“那些人嘴巴不好,别跟她们学。我头先给你的花样子,你都看明白了没?”
    莲香直摇头,“那么多,且得看一阵子呢。”
    说完,她忽然低下头,凑到梅香耳朵根子旁边说悄悄话,“三姐,我听说茴香那里有个并蒂莲花的花样子,三姐要不要学一学?”
    梅香斜眼腻她,“你想学就去学,带上我作甚。”
    莲香忙甩了甩手帕,“嗨,我一时半会又用不上。三姐这说了人家,马上不就要给姐夫做衣裳鞋袜,再做个荷包什么的,总得有个应景的花样子,这并蒂莲不正正好。”
    梅香伸手去拧她的嘴,“把你这巧嘴分一丁点给春香姐姐就好了。”
    莲香一边笑一边闪躲,“春香姐姐也太老实了,大娘整日心里不顺气就打她,整日跟个丫头似的。还不如赶紧嫁出去,早日在婆家生两个儿子,站稳了脚跟,不比在大娘手底下好。”
    梅香立刻笑骂她,“快些住嘴,什么生儿子不生儿子的,让二伯娘听见了,看不打你。”
    莲香性子爽快,哈哈笑了,“这还是我阿娘跟我说的呢。”
    姐妹两个说话的功夫,厨房里,叶氏妯娌两个齐动手,很快就备齐了两桌菜。
    晌午饭准备好了之后,收拾桌椅,请长辈和客人上座。男客这边,韩文富、韩文昌带着韩敬义兄弟招待黄家兄弟和黄茂林,明朗也被拉上了桌,挨着黄茂林坐。
    女客那边,苏氏和崔氏、欧氏陪着黄家妯娌以及周媒婆,叶氏往梅香屋里送了饭,让她别出来,带着两个妹妹在房里吃。
    叶氏怕梅香今儿要出来接受,在梅香房里隐秘的角落里放了个带盖子的小马桶。那小马桶涮洗的干干净净,还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下午,一点味道都没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