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3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叶氏和周氏把男客这边饭菜酒水和茶水都上齐了之后,带着明盛一起,也到西厢房吃饭去了。
    堂屋里,黄炎夏端起酒杯,给韩家两个长辈敬酒,再次表达求亲的意思。饭都一起吃了,亲事定然是要应的,但仍旧要再求一遍才行。
    韩敬平不在,韩文富和韩文昌做主,喝过了黄炎夏的酒,应下了这门亲事。
    亲事既然应下了,以后就是亲戚了,韩文富也开始说一些长辈该说的话。
    “黄家侄子,你在咱们平安镇是出了名的能干,如今养的儿子也如你一般,是个可靠的。但我们梅香丫头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能干,既然定下了亲事,以后就相互帮衬。亲戚亲戚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万不可学那等小家子气的人,给自家孩子委屈受。”
    黄炎夏忙表态,“七叔尽管放心,我家里和睦的很。虽说茂林不是我现在屋里人生的,母子两个也从未红过脸。该是茂林的,我一样不会差他的。以后媳妇进了门,自然不会给她委屈受,我们家就喜欢能干的孩子。”
    韩文昌也正色对黄家兄弟说道,“既然是实在亲戚了,我也敞开了说话。敬平是我亲侄子,他去了,他的孩子们就是我的孙子孙女。平安镇就这么大,黄家侄子你整日走街串巷,什么事肯定瞒不过你,梅香这孩子因和王家八字不合,退过亲。你们既然来求亲,以后定然不能再提此事,以免伤了和气。”
    黄炎夏再次表态,“二叔只管放心,这孩子合该就是我家的人,谁先来都没用,得看缘分。”
    黄炎斌立刻端起酒杯火热气氛,“两位叔父真是慈善长辈,这样关爱族里后辈,能与韩家做亲,也是我们黄家的福气。”
    韩家男丁们也纷纷客气,酒一杯接着一杯地喝,气氛越来越热络。
    黄茂林在一边,时常给明朗夹菜,并不多话,韩家长辈见他知道照顾小舅子,心里很是高兴。
    女眷那边就更热闹了,崔氏刚才被苏氏抢了先,这会子忙着和黄家人说话,商议后面的事情,以彰显自己亲祖母的地位。
    苏氏笑而不语,这个堂嫂,就得多鞭策她两回,她才能走正道。
    杨氏今儿话并不多,事事以唐氏为先,见双方说到后头换庚帖下聘的事情,笑问叶氏,“弟妹,今儿怎地不见梅香,我还给她带了根银簪子呢。”
    众人一听,知道这是婆母要给新媳妇插戴。
    叶氏笑了,“今儿人多,她一个姑娘家家的,就没让她出来。等会子吃了饭,我带她来见见两位嫂子。”
    一顿饭吃完,这亲事算是定下了。庄户人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黄炎夏直接把黄茂林的庚帖给了韩文富,韩文富让叶氏把梅香的庚帖也给了黄家人。
    杨氏听说堂屋里都换了庚帖,立刻改口,“亲家母,梅香呢?”
    叶氏这会子自然不能再拿架子了,立刻把女儿带了过去。
    梅香今儿穿的体面,从西屋出来后,叶氏让她给堂屋里众位长辈见礼。梅香大大方方的,按照叶氏教她的方式,一一屈膝行礼。
    这边见过了,叶氏不顾黄茂林傻不愣登的眼光,又带着女儿去了西厢房。
    一进门,杨氏立刻拉着梅香的手没口子地夸赞,“看看,多好的姑娘,长得又体面,又能干。最后落到我们家了,我们茂林真是有福气。今儿我来,也没给你带什么好东西,这根纯银簪子和绢花,给你平日里使。”
    说完,她把那根银簪子插到了梅香的头发里,还把那朵绢花别在旁边。虽然这样的佩戴有些不伦不类,梅香也忙低声屈膝行礼,“谢过大娘。”
    众位女眷又轮番对着梅香一顿的夸,夸完了梅香又夸莲香。这样的日子里,除了夸赞,再没别的话了。
    定过了亲事,该说的也说完了,黄家人就要告辞,韩家人一再相送。
    黄茂林一步三回头地走了,走了好远之后,趁着长辈们不注意,几步冲了回来,把一个花布包塞到叶氏手里,“婶子,这是我给梅香和兰香买的。”
    说完,他转身就跑了。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啦,定亲啦,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上门啦~
    亲亲们不要忘了收藏作者和新坑哟,爱你们~~
    第47章 辨真假门楼私语
    等所有人都走了之后, 叶氏打开那个花布包,只见里头一个小盒子,打开一看, 是一盒擦脸的胭脂, 旁边两朵花,想来是给梅香姐妹两个的。
    叶氏笑了,“这孩子倒有心。”说完,她把东西都给了梅香。
    梅香脸红了, 没说话。明朗咳嗽了一声, “阿娘,您歇会吧, 我去看会子书。”
    梅香把那银簪递给叶氏,“阿娘,这个东西太贵重了, 我暂时也戴不上, 您帮我保管着吧。”
    叶氏想了想,接下了簪子,“也行, 这簪子得等你十五岁了才能戴呢,我先给你收好,以后,统统都给你做陪嫁。说起来, 黄家也算大方了, 等闲人家,有几个会买银簪子给新媳妇插戴呢。”
    梅香顿时脸更红了, 扭着衣角不说话。
    叶氏见女儿脸红了,不好再打趣, 正色吩咐梅香,“如今你和茂林定亲了,以后,他就是你这辈子的依靠。黄家与王家不同,茂林他没有亲娘,后娘能顾个大面就好了,衣裳鞋袜这些事情,以后你都要用些心。就像,就像你日常照顾明朗一样,样样都想到头里。如今做得周全些,以后进门了,你日子才能更好过。”
    梅香听见叶氏训话,顾不得害羞,忙坐直了听,等叶氏说完了,她点头答应,“阿娘,放心,我等会子就来给他做双袜子,他的鞋样子,我也没有呢。”
    叶氏叹了口气,“这要是亲娘,今儿就会把茂林的鞋样子留下了,也省得我们没处下手。那行吧,你先做双袜子。”
    叶氏把胭脂和其中一朵梅花样式的绢花给梅香,“这两样你收着,这花和刚才你婆母给的那一朵一样的,好看是好看,就是颜色太艳了。你先收好,等你阿爹满了周年你才能戴,你妹妹的这一朵放我那里。”
    梅香看了看那盒胭脂,“阿娘,这个,我也用不上呀。”
    叶氏笑了,“这个东西不比花,花戴在头上人家一打眼就能看出来。若是哪一天精神头不好,擦一点点胭脂,气色能好上许多,谁也看不出来。你收着吧,我用不上。以后你再上街,到时候天凉快了,你每天擦一点,也让茂林看见你没有浪费他的心意。花放一放,最多颜色淡一些,倒不会坏。胭脂可不能放太久,会坏了的。”
    在以前,叶氏并不与女儿说这些男女相处之道。但自从女儿退了亲之后,叶氏发现,女儿之所以对王存周意见那么大,就是因为她对王存周并无一丝男女情义,全是因为父母之命接受这门婚事。
    没有情义,意见相左时,就会互不相让,最后两败俱伤。
    女儿又定了亲事,叶氏见这一对小儿女互相很有些好感,且女儿一年比一年大,趁着这个时候,多教她一些道理,以后跟女婿也能和睦相处,那样日子才能越过越美。
    见女儿如今开了些窍,叶氏心里高兴,让梅香去歇息会,自己带了兰香回房了。
    叶氏回房后,打开了自己的妆匣子,把那根银簪放进去。
    叶氏的妆匣子里有不少东西呢,她出嫁时,韩敬平手里颇有些私房,给她买了几样首饰。叶老太太把韩敬平给她买的银簪子和银耳环都陪嫁给她,还另外买了一对银耳环和一个银戒指。成亲后,韩敬平每年都会在她生日当天给她买样东西。这么多年,叶氏积攒了不少首饰,大部分都是清一色纯银的好东西,只有几样不是纯银的。
    她仔细数了数里面的东西,暗自盘算,哪些给两个女儿当陪嫁,哪些以后传给儿媳妇们。
    叶氏见的银首饰多,眼睛毒辣。她见杨氏给的那根银簪子异常闪亮,心里咯噔了一下。
    她忙拿起那根银簪子,走到窗户眼那里仔细观察。看了半天后,叶氏忽然大怒,把簪子一扔,“岂有此理!”
    兰香已经睡着了,听见叶氏的怒吼,被吓醒了,睁着惊恐的双眼咕噜一下翻身坐了起来。
    叶氏强压住怒火,走到床边安抚了小女儿,“乖乖,快睡吧。”
    等兰香再次睡着之后,叶氏捡起那根银簪子,再次左右细看。没错,这根簪子,掺了锡,不是纯银的。
    叶氏刚才发怒,是以为黄家定然会买纯银的。这会子她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难道黄家本来买的就是掺了锡的?并不是杨氏在中间做手脚?
    若是黄家买的本来就不是纯银的,是不是并没有那么重视女儿?茂林知不知道这件事情?叶氏深深吸了一口气,此事不能莽撞。
    等梅香醒来后,叶氏装作无事一般,照常该干什么干什么。
    今儿是逢集,叶氏因为女儿的大事,难得没有上街,田里地里菜园里都妥当的很。叶氏就坐在廊下,看着梅香给黄茂林做袜子。
    叶氏把从认识黄茂林开始的所有事情都捋一遍,她确认,女婿心里是看中女儿的。梅香受伤,当时非亲非故的茂林又是买肉又是买糕点,还天天上门帮着干活。这样好的女婿,打着灯笼也难找。
    黄家家底殷实,亲家黄掌柜为人和气,也是个要脸面的人,大儿子娶媳妇插戴,如何会买根半真不假的簪子,一根真的,黄家也不是买不起。
    叶氏左思右想,越发确定这里头有人弄鬼。亲家一个大男人,哪里知道这些事情。茂林是个孩子,他的亲事自然是父母做主。哼,跑不了,定是杨氏那贱人在中间捣乱。
    叶氏想明白之后,心里不再生气。她原来以为是黄家不把女儿当回事,所以才暴怒。只要黄掌柜和女婿把女儿看得重,一个后娘,心里怎么想的她并不在意。且等着吧,过几日再跟你算账。
    再说黄家,黄茂林回去的路上,嘴一直咧着。今儿碍于规矩,他一句话都没跟梅香说。梅香从西屋出来时,只用眼角瞥了他一眼,就那一眼,黄茂林就觉得梅香定然是心里极高兴的。临走的时候,梅香怕羞,也没出来送他,但这也阻挡不住黄茂林内心如同吃了蜜一样甜。
    啊,我跟梅香定亲了。黄茂林真想大声喊出来,看着前面一群长辈,他又紧紧闭住了嘴巴。
    这下子好了,他又搓搓手,我们有了名分,以后做什么都方便,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
    回到家之后,黄炎夏就睡下了,他今儿喝多了。黄茂林回了自己的房间,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不知道下一回梅香见到他会怎么跟他说话,跟以前一样一本正经,还是像今儿晌午一样红着脸?黄茂林一会儿傻笑,一会儿长吁短叹。
    第二天一大早,黄茂林总是心不在焉的。黄炎夏看出了儿子的心意,想着今儿家里也不是太忙碌,索性放他出去半天,省得总是丢了魂儿似的。
    “茂林,你如今是韩家女婿了。你丈人不在,你媳妇受了伤,你丈母娘一个人定然忙碌的很,以后背集的上午,你就去韩家看看,若有什么活儿,你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黄茂林高兴的立刻站了起来,“阿爹,我能去?那,咱们家能不能忙得过来?”
    黄炎夏想了想,“去吧,家里还有我和你阿娘呢,两天去一个上午,多的也不行,咱们家事情也多。”
    黄茂林高兴地直点头,“一个上午就够了,多谢阿爹。”
    黄炎夏笑了,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他思绪恍惚,忽然想到十五年前。那个时候,他刚做了郭家女婿时,整日也是这样巴心巴肺的,总是让大哥给他干活,然后偷偷跑到郭家去。
    黄炎夏是家中幼子,他上头只有哥哥,且黄炎斌比他大了十几岁。他定亲时,侄子都十岁了。黄炎斌照顾弟弟,黄炎夏每回想去郭家,黄炎斌都给他打掩护。
    拉回了恍惚的思绪,黄炎夏对黄茂林说道,“如今做了人家的女婿,就要眼睛头亮,你把人家闺女放在心上,人家才会把你当亲儿子疼。”
    黄炎夏知道,韩家缺壮丁,儿子若三两天上门去帮忙,韩家孤儿寡母必定会把儿子视作自家人,这样关系才能越来越好。儿子没有亲娘,多个丈母娘疼他也是好的。
    黄茂林想着自己是新女婿头一次上门,空着手去也不合适,就跟黄炎夏商量,“阿爹,我带些豆腐去行不行?”
    黄炎夏摆摆手,“去吧,把家里剩下的千豆腐带二斤去,豆腐渣随意你舀。我可提前给你说好,以后你三天两头要去的,可不能次次去都这么大方。”
    黄茂林嘿嘿笑了,“阿爹放心吧,韩家也不比咱们家差。”
    黄茂林回房间换了身衣裳,想了想之后,他把自己的钱匣子打开,把郭氏留给他的首饰用块红布抱了起来,都揣进怀里,然后去豆腐坊拿了剩下的豆腐和豆腐渣,与家里人打过招呼后,就往韩家去了。
    等黄茂林走了,杨氏笑道,“当家的,茂林这才做了韩家女婿,就要上门干活去了。”
    黄炎夏嗯了一声,“亲戚之间,互相帮衬些也是应该的。他如今去的勤快一些,等他两个小舅子长大了,能不帮衬他?”
    杨氏笑了,“还是当家的有成算。”
    黄炎夏也有自己的小心思,韩家两个儿郎都在读书,若以后能读出个成果,有个功名,儿子也能跟着沾光。就算读不出功名,小哥两长大了,定然也和姐夫亲。亲戚亲戚,能相互帮衬,越走越近,这才叫亲戚。若只是一味占便宜,那叫个甚的亲戚。
    想到这里,黄炎夏又想到了杨家。算了,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不和他们计较了。定不能再让红莲进门了,不然以后杨家更贴的紧。
    黄茂林一路走得飞快,没人的时候,他恨不得跑飞起来。大黄湾离韩家岗六里多路,大小伙子跑起来,鸡眨眼的功夫就到了。
    到了青石河岸边,黄茂林放满了脚步。他眼睛尖,老远就看见正拿着铁锨在田埂边站着的叶氏。
    黄茂林快步走过去,“婶子在忙呢。”
    叶氏如今看黄茂林真是处处都满意,“茂林来了,我来看看田里的稻子。都熟的差不多了,过几天我家也要开镰了。你们家什么时候开镰呢?”
    黄茂林想了想,对叶氏说道,“婶子,我阿爹说梅香妹妹受了伤,让我以后背集的上午来给婶子帮忙,到时候,我也能给婶子割稻子。”
    叶氏愣住了,顿时感觉一股暖意涌上心头。亲家果然是个有情义的人,黄家父子这样仗义,看得还是女儿的颜面。看来,这簪子的事情,定然和爷儿两个没关系了。
    叶氏温和地对黄茂林说道,“我要说不让你来吧,也是客气话。如今我家里,正缺人手呢。只是,你来我家,你家里能忙的开吗?”
    黄茂林笑了,“阿爹说了,亲戚亲戚,就得互相帮衬。我家里再忙不开,总比婶子家里好一些。这个时候,咬咬牙挺过去,两家都把稻子收了,才能过个好年呢。”
    叶氏心里越发感动,把铁锨往肩上一抗,“走吧,跟我回家去。梅香昨儿就想给你做鞋,但没有你的鞋样子。等会儿让他给你量量尺寸,以后你的衣裳鞋袜,都让梅香给你做。”
    黄茂林高兴地搓搓手,“那我以后买了布来,劳烦婶子和妹妹了。”
    叶氏笑了,“以后都是一家人了,就不用跟我们客气了。”
    叶氏一边和女婿说话,一边和路过的族人打招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