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5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店家见黄茂林的穿着和神态,忍不住夸赞,“这位客人这几年敢是发了财?”
    黄茂林笑着客气,“掌柜的过誉了,我一个乡下小子,只能开一个小作坊,混个温饱罢了。不瞒掌柜的,我也开了个小客栈,但跟您这客栈一比,我家里的客栈就是牛棚了!”
    掌柜的哈哈笑了,“客人不必自谦,我观您这几日四处打探,可是在求取经营之道?”
    黄茂林也不客气,“掌柜的好眼光,我可不就是四处取经呢。您这客栈经营得这样好,我看着都眼馋。”
    黄茂林出手阔绰,又善于交际,且他的客栈离这里十万八千里远,又碍不着掌柜的做生意,客栈掌柜也愿意指点他一些,把自己家里的一些经营之道都传授给他。
    黄茂林投桃报李,换了身普通的衣裳,带着韩明辉一起给店家干活,招揽客人,也指出了客栈里一些不足之处,老少二人颇有些惺惺相惜。
    黄茂林把这家客栈的经营之道摸得透透的之后,每天要抽半天时间出去逛,顺带手给孩子们买了些小玩意儿。
    眨眼到了秋闱结束之日,黄茂林一大早带着韩明辉在贡院门口候着,秦家两个随从也一起来了。
    一直等到天快黑,师兄弟四人终于被人群裹挟着出了贡院大门。
    黄茂林一眼就认出了两个小舅子,带着韩明辉逆着人潮冲到了他们面前,先接过他们的包袱,人太多,黄茂林免去了寒暄,直接拉着他们就往回走。
    一行人回了客栈之后,立刻叫了热水给他们洗漱,又取了晚饭,师兄弟四人随意吃了几口,躺到床上就开始呼呼大睡。
    这一觉直到第二天早上,黄茂林亲自去叫的门。
    虽已经考完了,但大伙的心情越发沉重,谁也不知道结局如何。
    等候放榜的日子里,黄茂林带着明朗兄弟去采买了不少礼物。回去的时候要先去胡老爷家,也要给家里的亲朋好友带一些特产回去。
    有这事儿绊着脚,也省得兄弟二人挂心考试结果。
    忙活了几日之后,终于放榜了。
    黄茂林带着秦家一个随从去贡院门口等榜,时间一到,有衙役鸣锣警示,所有人退出一射之地,贡院两侧开始张贴榜单。
    榜单一贴好,所有人一拥而上,黄茂林的衣裳都被人扯歪了。
    在人群中挤挤挨挨,今科秋闱只取一百八十人,正榜一百五十人,副榜三十。
    正榜每列二十人,黄茂林扫过了三列之后,没有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心里开始发沉。
    等看到了第四列第一个名字时,黄茂林顿时欣喜若狂,上面正是明盛的大名,六十一名。
    继续往下看,七十四名是秦玉炔,紧挨着七十七名是明朗。
    等黄茂林把榜单扫完,仍旧没有发现秦玉璋的姓名。
    黄茂林不死心,又仔细看了两遍,连副榜都找了两遍,最后不得不相信,秦玉璋落榜了。
    秦家随从半喜半忧,大公子中了,二公子没中,这可如何是好。
    他看向黄茂林,黄茂林知道他为难,“先报喜,不要提二公子没中榜的事情。”
    二人回到客栈后,还没上楼,众人都围了过来,黄茂林立刻拱手开始报喜。
    黄茂林报了两遍,始终没有提秦玉璋的姓名,众人都知道他落榜了。
    秦玉炔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先跟两个师弟道喜。
    当天,衙门有人来客栈报喜。所有参加考试的生员住处都做了登记,方便衙门来人报喜,并送来明儿鹿鸣宴上穿的衣裳。
    黄茂林给了厚厚的打赏,他只管两个小舅子,秦家的事情,他并不插手。
    放榜第二天,巡抚大人主办鹿鸣宴,除了秦玉璋,其余三人都穿戴整齐一起去了。
    黄茂林跑去陪秦玉璋说话,中途不停地说笑话给他听。
    秦玉璋反倒开解黄茂林,“黄大哥不用担心我,我此次来,知道自己胜算不多,权当历练一番。我阿爹当年也是考了三次才中,我这是头一回,不中也不丢人。”
    黄茂林见他神色不似作假,遂放开了与他闲话。
    鹿鸣宴结束后,师兄弟三人一起回来了。
    转天,一行八人雇了两辆车,先一起到府城。到了府城后,双方都买了厚礼,一起去拜访胡老爷。
    胡老爷这些天一直等着,今儿休沐,正好在家。见到一群出色的后辈一起登门,胡老爷高兴的跟自己儿子中举了一样,一定要放鞭炮迎接他们,然后高兴的把一群后辈一起引进正房。
    先是一顿厮见,秦家兄弟转达了秦先生的问候,胡老爷也问过秦家夫妇。相互问候过后,胡家人热情恭贺三人中举,又安慰秦玉璋,怕他失落。
    说了许久的话之后,胡太太带着两个儿媳妇整治了两桌酒席,把儿子们都叫回来,连两个出了门子的姑奶奶都带着夫婿一起回来庆贺。
    明朗兄弟在府城上两年学,与胡家人都非常熟悉,秦家与胡家更是老相识,众人一起热热闹闹吃了顿酒席。
    黄茂林先代表岳母表达了对胡家人的感谢,连敬胡老爷三杯酒。胡老爷知道韩家的具体情况,也敬佩黄茂林,互相推杯换盏相谈甚欢。明盛和秦玉炔与胡家兄弟划拳,响声震天,明朗和秦玉璋陪着胡太太以及两位姑爷说话,三位姑娘并未上桌。
    转天,黄茂林带着两位小舅子辞别胡家人,名盛还单独和胡老爷嘀嘀咕咕说了半天悄悄话。
    胡老爷雇了辆车,一再相送,直到快上了官道才停步。
    车夫一甩鞭,带着四人一起飞奔荣定县。
    作者有话要说:
    梅香和叶妈妈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熬出了结果!
    作者想起了自己以前读书的时候,那时候因家里穷,上学真苦啊。一个星期背一些米到学校,交给食堂,每天两顿稀饭一顿干饭,天天都是吃个半饱。一周带一罐子咸菜,一天三顿都是吃咸菜。冬天还好,到了这个季节,咸菜经常坏了,长毛了也要混在稀饭里一起吃。常年不是缺学费就是缺生活费,长期营养不良,个子长不高。
    苦熬了多少年,我记得高考分数下来那一天,我知道自己过了重本线(村里有史以来以来第一个),一路哭一路跑着去菜园告诉我妈,路上鞋子都差点掉了。
    看我,罗里吧嗦又说了一堆。现在都好了,作者过的很好。
    亲亲们,努力会有回报的,苍天从来不负人。
    第110章 锦衣还满门庆贺
    到了荣定县之后, 四人一起去了韩敬博家里。韩敬博不在家,李氏听说兄弟二人都中了,顿时喜出望外, 立刻着人去叫韩敬博回家。
    县令大人正在与大伙议事, 韩家随从来报,说家里两位侄少爷中举了,整个县衙都欢呼了起来。
    荣定县这么多年也没出几个举人进士,这一下子就中了两个举人, 县太爷李大人也惊动了, 这也能算作他的政绩呢。
    李大人忙打发韩敬博回家,“孩子们远道而归, 一路风尘仆仆,你既是叔叔,回去招呼他们一口吃喝, 这两日也无甚要紧事, 带他们回去还乡祭祖也使得。”
    韩敬博连忙躬身行礼,“多谢大人体恤,卑职这就告辞。”
    张县尉在一边嚷嚷, “大人,您光顾着韩书吏,怎地把我忘了,那里面有一个是我女婿呢!”
    李大人也哈哈笑了, “都去都去, 你们俩一起去,回头给我捎一坛喜酒回来, 这少年兄弟齐中举,也是一桩美事。来人呀!”
    立刻有随从进来了, 李大人吩咐他,“等会子你置办一份厚礼,送到韩书吏家里去。”
    县丞和其他各房书吏,忙一叠声的拱手对张县尉和韩敬博道喜。
    张县尉对县丞大人拱手,“不过是个举人,等中了进士,才值得夸耀呢!”
    县丞被张县尉噎了一口,知道他这是因为自己当初拒了亲事而心有不平,如今扬眉吐气了,说几句俏皮话也无妨,县丞也不与张县尉计较,仍旧笑着与他客气。
    客气了一番之后,张县尉与韩敬博联手出来了,一起去了韩敬博家里。
    才一进门,张县尉立刻大声嚷嚷,“女婿,女婿在哪里?”
    明盛急忙跑了出来,笑着大喊,“岳父,我在这里!”
    张县尉冲了过来,哈哈大笑,先拍了拍明盛的肩膀,然后恨不得把他抱起来转两圈,“好孩子,真有出息,给我争脸了!走,去我家里!”
    明朗等人连忙出来,给张县尉和韩敬博行礼问好。
    张县尉也拍了拍明朗的肩膀,“好好,都是好孩子!”
    韩敬博开玩笑,“张大人真是,我侄儿们远道而归,我还没请他们喝一口茶呢,您倒跟我抢人!张大人也别走了,就留在我这边吧。两个孩子还等着回家呢,张大人又不是不知道,我那寡嫂青年丧夫,带着女儿拼命苦干,才养活这兄弟二人,娘儿两个正在家里盼着呢!不如吃了饭先让他们回去,等家里的事情处理妥当了,我再带他们去拜访张大人和嫂夫人!”
    张县尉高兴归高兴,也不是不通人情,立刻点头应了,“韩老弟说的是,亲家母在家里定是日夜焦心。也罢,你赶紧让人伺候他们兄弟几个洗漱,好生吃顿饱饭,再雇辆车送他们回去。”
    李氏那头已经备好了热水,兄弟四个一起洗了澡,换了一身干净衣裳,进书房再次拜见二位长辈。
    韩敬博勉励了兄弟二人几句,又夸奖黄茂林和韩明辉,张县尉坐在一边笑眯眯的并不说话。
    等李氏备好了酒菜后,一行人一起上桌,一人略微喝了两盅酒,兄弟四个风卷残云吃了顿饱饭。
    韩敬博让人雇了辆车,兄弟四个辞别诸位长辈,一身轻松回平安镇去了。
    临行前韩敬博嘱咐他们,“你们先回去,我明儿去衙门正式告个假,再回去也不迟。”
    等一行人到平安镇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黄茂林把他们一起送到了韩家。
    叶氏娘儿几个听见兄弟二人一齐中举,顿时喜极而泣。
    玉茗也跟着红了眼眶,但仍旧不忘安慰婆母,“阿娘,官人和二叔齐登桂榜,又平安归来,是大喜事,恭喜阿娘,贺喜阿娘,有了两个举人儿子!”
    叶氏忍不住笑了,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儿媳妇,“我也要恭喜你,以后就是举人太太了。”
    婆媳两个一起笑了,兰香在一边插话,“姐夫,你快回家吧,姐姐这些日子整日盼着你呢!”
    叶氏连忙接口,“是呢,看我,越老越糊涂,茂林和明辉这一路辛苦了。茂林你先回家,明辉晚上别回去了,就住在这里。”
    黄茂林一拱手,“阿娘,我幸不辱命,把两个弟弟带回来了,在这里给您交差了!”
    叶氏扑哧一声笑了,“这么大的人了,还跟阿娘说笑话!快回去吧,我就不留你了。”
    黄茂林笑着与大家告别,出了大门后,往家里飞奔而去。
    家里的大门已经插上了,黄茂林梆梆的敲门,“大福,开门,我回来了!”
    大福惊喜的连忙过来开门,“师傅回来了,师娘这几日天天念叨,可算把您念回来了!”
    黄茂林进门先夸赞大福,“我不在家里,你辛苦了!”
    大福又把门插上了,“都是我该做的,当不得师傅的夸赞。”
    黄茂林点头,“我先去后院了,你早些歇着。”
    梅香在屋里听到了动静,赶紧出来迎接,“哟,黄会长回来啦!黄会长远道而来,小妇人这厢有礼了!”
    黄茂林哈哈笑了,“韩掌柜忒是礼多!”
    两口子一边说笑一边携手进屋,一进堂屋,黄茂林立刻对梅香拱手作揖,“恭喜韩大姑奶奶,贺喜韩大姑奶奶,贵府两位舅老爷齐登桂榜,姑奶奶以后就是举人老爷的亲姐姐了!”
    梅香立刻高兴的手都没地方放,“果真?那可真是太好了,老天爷,我们家有了两个举人,我也是举人的姐姐了!”
    梅香说着说着,忽然眼泪就下来了,“我与阿娘这么多年辛苦,就是盼着他们两个能有出息,他们可真争气,小小年纪就中了举人!”
    黄茂林也不管孩子们和张妈妈等人在场,连忙掏出帕子给梅香擦眼泪,“是呢,这么多年你与阿娘辛苦,总算有成果了!别哭,这是喜事。”
    梅香点头嗯了一声,“我就是高兴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