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5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张妈妈连忙过来说吉祥话,“恭喜大奶奶,贺喜大奶奶!”
    细月也跟着过来凑趣,连慧哥儿也举起小拳头作揖,“恭喜阿娘,贺喜阿娘!”
    梅香高兴极了,“好,好,明儿给大家一人做一身新衣裳,你舅舅们办酒席的时候,咱们都穿新衣裳去!张妈妈和细月多加一个月工钱,大福也封个红包,咱们一起庆贺庆贺!”
    张妈妈和细月连忙赶着道谢,梅香吩咐她们去给黄茂林做些吃的。
    黄茂林报过了喜之后,一手拉过儿子,一手抱着女儿坐在了一边的凳子上,“阿爹不在家,你们想不想阿爹?”
    青莲在黄茂林的脸上吧唧亲了一口,“阿爹,我可想你了!”
    青莲已经三岁多了,说话利利索索的,比他哥的嘴巴巧了许多。
    慧哥儿觉得自己大了,不好像妹妹这样撒娇,“阿爹,我每日用心做功课,帮阿娘带妹妹!”
    黄茂林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好,你们都是好孩子,阿爹给你们带了礼物呢!”
    青莲的双眼立刻发亮。
    黄茂林把旁边的包袱打开,从里面拿出给两个孩子的礼物。慧哥儿的是笔墨纸砚,青莲的是几样小玩意儿和几朵用各色纱布堆起来的花朵,五颜六色,正适合小女孩戴。
    两个孩子接到礼物后都高兴不已。
    黄茂林又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支金簪和一对金耳环。
    他把盒子捧到梅香面前,“我在省城银楼里给你挑的,看看,喜不喜欢?”
    梅香接过盒子,仔细看了看,高兴的眯起了眼睛,“真好看,省城里的东西果真更精致一些!”
    黄茂林把金簪插到梅香头上,“戴你头上才更好看!”
    黄茂林又掏出那两样料子,“这是省城近来时兴的料子,你明儿做两身衣服,等他们兄弟办喜宴的时候,你穿着这新衣服去,保管比谁都体面!”
    梅香高兴的摸了摸那料子,“这料子真好,没少费钱吧!”
    黄茂林摆摆手,“钱挣来就是花的。”
    青莲把小脑袋凑了过来,“阿娘,我也要做新衣裳!”
    梅香高兴的搂着女儿亲了一口,“好,都有,给你做好看的花裙子好不好啊?”
    青莲连忙点头,“做两条,换着穿!”
    梅香顿时笑了,“黄会长,看看你闺女,多会吃穿!”
    正说着,张妈妈端了一碗面上来了。面上面卧了个鸡蛋,里面还加了些新鲜肉丝,中间夹杂着几根碧绿的青菜,面里头滴了几滴香油,看起来就让人食指大动。
    黄茂林接过碗筷,坐在桌子旁边,呼噜呼噜吃了起来。
    一边吃面一边与梅香说这一路的事情,梅香听的连连点头,“等有机会,我也要去省城逛一逛。”
    黄茂林吞下一口面,“去,以后都有机会!”
    吃了饭之后,梅香把孩子们都打发睡觉去了,夫妻二人小别重逢,自然有一番缠绵情意,不必赘述。
    韩家兄弟中举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瞬间飞遍整个平安镇,各路亲朋立刻上门道贺。
    转天下午,韩文富带着韩敬堂、韩敬奇和韩敬博一起过来了,叶氏连忙出去迎接,“七叔,您老怎地过来了,我还说明儿就带着他们兄弟回去呢。”
    韩文富高兴的拍了拍两个侄孙的肩膀,“好孩子,给咱们老韩家争光了!我哪里还等得了,敬博一回来,我们立刻就来了!侄媳妇不用多礼,咱们进去说!”
    一行人到了堂屋,叶氏让丫头们上了茶点,众人一起在屋里说话。
    韩文富先开口,“侄媳妇,恭喜你呀,总算是熬出头了!”
    叶氏立刻又红了眼眶,“七叔,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自打我当家的去了,七叔和二叔在族里处处维护我们。他们兄弟二人在外读书,又遇到秦先生这样的恩人。女儿女婿这么多年一直为家里辛苦操劳,他们兄弟二人的成就,是我们大家伙的功劳。”
    韩文富怕叶氏伤心,又转变了话题,“侄媳妇,我预备带着他们兄弟二人一起祭祖,然后修族谱。你们这边可要办酒席?你若忙不过来,我代为办也行。”
    叶氏连忙摇头,“多谢七叔,我都预备好了。我们在乡下也没有房子了,就在这镇上办,到时候我雇了车去接七叔和二叔过来主持。”
    韩文富点头,“那也行,祭祖的事情你也要跟着回去,一应东西我都准备好了,你们不用操心。”
    叶氏点头,“多谢七叔。”
    说定了祭祖的事情,韩敬博又对明朗兄弟说道,“这些年读书辛苦,先在家歇一阵子,把明盛的亲事办了,后面的事情再谋划也不迟。”
    明朗冲韩敬博拱手,“多谢四叔一直照应我们,可惜四叔这回没去,若不然我们叔侄一起中了,那才更好呢!”
    韩敬博摇了摇头,“我自己的事情我心里有数,这几年公务繁忙,并未沉下心读书,就算去了,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好生照看家里,让你们兄弟二人先去。”
    一屋子人继续热热闹闹说着要如何庆贺。
    梅香在家里,一大早就把黄茂林带回来的礼物仔细清点了一遍,分了好几份,黄炎夏那边送一份,黄茂源这里也分一些,郭舅妈和郭二姨一人一份,叶氏那里自然也少不了,还有黄炎斌家和黄炎礼以及张发财家里,还有小姑子淑娴家里,虽然都不多,好歹都是心意。
    黄茂林吃了早饭后带走了三份礼物,先去如意坊见过叶厚则和黄炎夏,给二位长辈报了喜,又送了两份礼。
    黄炎夏和叶厚则都非常高兴,特别是叶厚则,激动的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妹妹总算熬出头了,等会子我让思远回趟家,把这消息传回去,你外婆不定多高兴呢!”
    黄炎夏想到大孙子两个舅舅都中了,孙子以后读书的事再也不用发愁了,他心里还暗暗想着等韩家办酒席的时候,自己单独送一份礼。
    这都是后话,黄炎夏又大致给黄茂林讲了讲如意坊近来的近况,又把账本给儿子看了看,上个月的盈利也给了他。
    黄茂林大略翻了翻账本,心中有了数,“辛苦阿爹和舅舅了,我再去迎宾楼那边看一看。”
    一进迎宾楼的大门,黄茂林就大喊,“发财哥,我回来了!”
    张发财立刻从后院出来了,“如何?”
    黄茂林哈哈大笑,“大喜,大喜,我两个舅兄弟都中了举人!”
    张发财立刻高兴的把手里的东西一丢,跑过来抱着黄茂林大笑,“好兄弟,真是大喜事!”
    旁边的客人们听见这消息,也纷纷过来道喜,黄茂林立刻豪气的对张发财说道,“发财哥,凡是今儿来吃饭的人,一律七折,所有住店的客人免去一天房钱!”
    张发财对客人们说道,“这是我们东家黄掌柜,他说的话自然要照办!”
    客人们听了后都跟着高兴,能少花钱谁不乐意呢,那好听的话立刻如潮水一般涌向黄茂林。
    黄茂林先呈上自己给张发财带的礼物,又拉着他一起絮絮叨叨说了自己在省城的见闻,提出了许多转变经营方式的主意,比如这房屋,你得分个等,那朝阳的可以贵一些,背阴的便宜些,一楼和二楼也分个层次。
    张发财看向黄茂林,“客人们都习惯了一个价,忽然变价,怕他们不能接受。”
    黄茂林又点拨他,“你把那要加钱的屋子里面的摆设换一换,换好一些的。以后再来客人,把不同的房钱报给他听,让他自己选。”
    张发财点头,“那我就试一试。”
    说过了正事,二人又开始闲话。
    梅香在家里也四处送礼,红莲听说慧哥儿两个舅舅中了举人,再三道喜。
    等梅香走了后,红莲心中感叹,这人和人是不能比的,大嫂能干,福气也大。但愿她看在我们夫妻二人一向敬重她的份上,以后也能拉扯拉扯我们榜哥儿。
    红莲又想到杨氏和闫氏以前干的那些事情,心中又有些担忧,连忙找了布匹,给慧哥儿和青莲一人做了身新衣裳。
    这人情也不是送一两次东西就能有的,红莲仔细想了想自己进门这么多年,好像从来没有与大嫂争执过,一向都是对她敬重有加,慧哥儿出生时,自己也尽心尽力帮着照看,想来大嫂不会因为阿娘和姑妈而迁怒我们榜哥儿。
    梅香不去管红莲心里的想法,继续往各家送礼物。
    过了两天,叶氏带着两个儿子回乡下祭祖,梅香因为是出了门子的姑奶奶,倒不用跟着去。
    祭祖之后,就是酒席。
    叶氏预备办流水席,除了各路亲朋和街坊邻居,凡平安镇的人,都能来吃一顿酒席。
    叶氏称出了足足的银子,定了好几头猪,又买了几十只鸡,什么鸡蛋、鱼等吃食,听说举人老爷的娘需要,小贩儿们纷纷送来了,叶氏只挑那好的留下,依照市价给他们钱。
    凡亲戚家有的,必然先从亲戚家里买。
    梅香往娘家这边送了整整一担豆腐,又把菜园里面的各种素菜送来了两担,叶氏也不与女儿客气,豆腐给了钱,素菜的钱梅香死活不要。
    梅香回去后又与黄茂林商议,“我们家难得有这样大的喜事,咱们要不要送一场戏?”
    黄茂林立刻点头,“自然是要的,你说是送皮影戏还是送舞狮子?”
    梅香想了想,“还是送皮影戏吧,又不是搬家或作坊开张,不用送舞狮子。”
    黄茂林立刻又去找了头先那师徒二人,先给了定金,让他们预备好两出好戏。班主与黄茂林商议,“黄会长,一出喜登科,再加一出合家欢,您看如何?”
    黄茂林品了品,立刻拍手叫好!
    正日子前一天,韩家门口搭起长棚,街坊邻居们纷纷送来了桌椅板凳和杯碗盘碟。
    韩敬奇提前把韩明辉和韩明尚兄弟送了过来给叶氏打下手,赵氏看到后,赶紧把韩明全和韩明德也打发了过来。叶家那边,叶老太太把叶思贤夫妇都打发过来帮忙。
    有这一群得力的侄子们,叶氏如虎添翼,办起酒席来样样妥帖。
    正日子当天,一大早,黄茂林带着大福做了许多豆腐,打发走了张五叔和刘麻子,一家人一起吃了顿早饭。
    梅香给全家人都换上了新衣裳,今日学堂里已告了假,慧哥儿不用去上学。
    梅香穿了从省城买来的料子做的新衣裳,头上插了金簪子,戴上金耳环,再无其他首饰。梅香知道,今儿必定会有很多县里的读书人家来相贺,自己若是满头金饰,保不齐会被那群人笑话,有这两样也就够了。
    黄茂林抱着青莲,梅香牵着慧哥儿,细月跟在后面,夫妻二人一起往韩家去了。
    还没到呢,就听见那边锣鼓掀天,人声鼎沸。
    到了韩家大门口,只见明朗兄弟和韩文富父子在门口迎客,夫妻二人上前与众人打招呼。
    明朗摸了摸慧哥儿的头,明盛抱过青莲,“还认不认得二舅呀?”
    青莲有些不记得了,连忙看向阿爹阿娘。
    明朗笑着说他,“多大的人了,别吓着外甥女,我们在家少,才刚我都都没抱她,就是怕她认生。”
    明盛又笑嘻嘻的把外甥女还给姐夫,“姐姐姐夫,今儿家里忙乱的很,你们也不是外人,我就不去招呼你们了。”
    梅香笑着点头,“你们忙,我先进去找阿娘。”
    夫妻二人正要进去,明朗叫住了黄茂林,“姐夫,里面女眷多,您就留在这里跟我一起迎客吧,等会子县里怕是会来不少人呢。”
    梅香知道明朗的意思,这是想让姐夫站在身边一起跟着露脸,她也不反对,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进去了。
    叶氏带着儿媳妇在二门那里迎客,苏氏也陪在一边。见女儿来了,叶氏忙过去抱过青莲,“小乖乖,外婆这几日忙乱,也没去看你,想不想外婆呀?”
    青莲搂着叶氏的脖子,“想外婆,想舅妈,想二姨,想姐姐!”
    众人都哈哈大笑,“这姑娘小嘴儿真甜!”
    叶氏把她放到地上,让细月带着青莲去找清溪。
    叶氏又看了看女儿的穿戴,满意的点点头,“让慧哥儿自己去玩,你在这里跟着我一起迎客。你弟弟们能有今天,你的功劳不比我小,如今也该跟着一起沾光。”
    梅香笑了,“好,我听阿娘的话,借着两个举人老爷的光,以后我在平安镇也可以横着走了。”
    苏氏拉着梅香的手,“好孩子,你弟弟们有出息了,也不枉你小小年纪帮衬你阿娘操持家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