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女将军生存手札[古穿今] 第11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玩意乡下还买不到,钱寡妇都没吃过,咬了一口,点头道,“味道好,春儿,你也吃点。”
    秀春哎了一声,掰了一半吃着,跟钱寡妇说着家里的事。
    钱寡妇想起了个重要的,对秀春道,“春儿呀,大丫要结婚了,随的份子钱你先给我,回头我把钱代添了,你要是不想回来,也可以不回,我找个借口说下就成。”
    闻言,秀春把礼钱拿了出来,她跟陈学功结婚的时候,孙有银和孙有粮各随了一块钱,现在大丫结婚,她也不能往低了走,拿了一块五毛钱递给钱寡妇,问道,“奶,我随一块五行不行?”
    “一块五那是够了。”钱寡妇道,“大丫嫁到你外婆家那边了,算起来跟孙家还是一个族的,小伙子人还可以,能对得起大丫。”
    秀春竖耳朵听着,没多问。
    快傍晚了秀春才回去,途径生产队,秀春把烟酒还有剩下的一包月饼给老地主送去,三打岔两打岔,等回了城里天已经擦黑了。
    骑车刚进家属院,就看见陈学功抱着旦旦在张望,秀春下了车走近,到了旦旦目所能及的地方,旦旦哇一声就哭了出来,扑腾着胳膊要秀春抱。
    陈学功拍拍他屁股,好气又好笑,“小混蛋半天都没哭没闹,怎么一看见你就爱哭,谁给他惯的这种坏脾气,以后得给他立规矩好好改改。”
    “你呀,对旦旦温柔点,吃奶的娃你给他立什么规矩。”秀春不赞同他的说法,“大道理人人都会讲,教孩子还得从最基本的教。”
    陈学功推了自行车,听秀春反教育他,来兴趣了,打趣道,“这小妈妈当的,还挺像那么回事,春儿,你倒是说说什么叫最基本的教法?”
    秀春嗔他一眼,道,“给他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就是基本的教法,咱家旦旦不缺吃不缺喝再不缺穿,以后长大了就会是个好孩子。”
    这说法,陈学功听着新鲜,不由反驳道,“给了足够关心和爱护,也有可能养成孽子。”
    听陈学功这么说,秀春道,“那你也不用担心,苗苗哥,你以后的一言一行就是旦旦的参照物,所以我才让你温柔点,对旦旦好点,他会跟你有样学样!”
    说着,秀春把旦旦递给陈学功,笑道,“苗苗哥,你快抱抱旦旦,哄哄他。”
    陈学功正要接手,旦旦一闻到他的味道,立马又放声大哭,秀春只好继续抱着,耐心的拍他哄他,同时不忘对陈学功道,“看吧,旦旦已经怕你了,下次不要对旦旦凶巴巴了,要耐心,要温柔,要哄他。”
    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陈学功心虚的摸摸鼻子,“我哪有凶巴巴。”
    家属院的路灯亮了起来,把他们影子拉得老长,一家三口进了家,许淑华还在忙活做饭,许卫东在客厅陪陈秋实下棋,秀春跟他打了招呼,把已经不哭闹的旦旦递给陈学功,“苗苗哥,你抱一会儿,我帮大娘做饭。”
    闻言,陈学功深吸了一口气,放轻了声音,尽量温柔的喊旦旦,冲旦旦拍拍手,生怕这小混球不给他面子,再哇一声大哭。
    好在旦旦很给面子的张开了胳膊,一扫刚才的撒娇性子,眨着葡萄大眼睛看看爸爸,把脑袋往爸爸怀里拱拱,乖乖窝在爸爸怀里。
    陈学功忍不住笑,摸摸他毛绒绒的脑袋,对秀春小声道,“还真是你说的那么会事。”
    秀春笑,把自行车推到后院,车后座的东西都拎到厨房。
    “呀,春儿带这么多东西回来啊。”许淑华笑道。
    “都是爷爷奶奶他们给的。”秀春笑着回声,把两条草鱼放在水盆里养着,茄子豆角放砧板上,还有鸡蛋糖饼…
    “大娘,咱们把鱼红烧了吧。”
    “我今天只买到排骨,没有大肉块,咱们炖个大丰收算了。”
    红烧草鱼、炖大丰收、麻婆豆腐,一大海碗骨头汤,做好了端上桌。
    许卫东搓搓手就要上手捏,被陈学功呵住,“先去洗手。”
    许卫东悻悻道,“就你瞎干净,我们出任务的时候,哪管手上脏不脏,抓到馒头就往嘴里塞,那白面馒头,五个手指头印明显!”
    陈学功没好气提醒,“你现在没出任务。”
    懒得去卫生间,许卫东直接冲厨房舀水冲了冲手,见秀春往蒸屉里放糖饼,大惊小怪,“有糖饼!这个好吃,我多少年都没尝过了!”
    秀春递给他毛巾,笑道,“奶奶做的,带了好些回来,今天可劲吃,管饱!”
    许卫东咧嘴笑,蓦地想到他之前捅的篓子,问秀春道,“嫂子,那个…就是那谁的事,你有没有跟你领导透底啊。”
    秀春点头道,“放心吧,我说了。”
    想了想,秀春又道,“下回不能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帮人家了,白被人当枪使唤,你帮的女同志那是…”
    秀春还想说,许卫东已经苦哈哈的溜了出去,无奈摇头,只能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回去。
    旦旦下午睡了觉,晚上精神好的很,不愿自己待着,挥着小胳膊,非要往桌子上扑腾,秀春给他泡了小半碗米糊糊,抱旦旦在怀里一勺一勺喂。
    陈学功三两口扒了饭,接过旦旦,“春儿,你快吃饭,我来喂。”
    旦旦眼见大了能吃辅食,秀春自己一个折腾到饭菜凉了喂不完碗里的饭,小两口合作喂饭那是常有的事,眼下听陈学功这么说,秀春想也不想就把旦旦塞给了他,自己也赶紧吃饭。
    许卫东看在眼里,不由感慨,“苗苗哥,你以前可是手脚不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陈学功喂饭的手没停,看旦旦大口大口吃得满足,忍不住笑,“你说的那是残废,等你以后结婚有了孩,我就是你以后的样儿。”
    许卫东咧咧嘴,“不可能啦,我一个大老粗,哪会干这种活。”
    “大老粗?”许淑华道,“你在部队,谁给你洗衣裳?衣裳破了谁给你缝补的?”
    许卫东挠头笑,“当然是我自己洗我自己补衣裳了。”
    许淑华哦了一声,“会补衣裳的大老粗?”
    秀春听得直乐,忍不住想象许卫东这个大块头自己穿针补衣裳的画面,不忍直视。
    热热闹闹吃完饭,许卫东赖着不愿走,要在这睡,说明早再赶回部队也不晚。陈学功把家里空余的床给他铺在客厅,秀春把他们结婚做的棉床被褥搬出来,让陈学功给他铺上。
    陈学功不满,“春儿,给他用新的被子干嘛,把爷爷奶奶盖的那床被子拿出来,扔给他盖算了。”
    秀春瞪眼,许卫东又不常来住,哪有给他旧被子盖的道理。
    陈学功话虽如此,但还是给铺了上。
    许卫东哇哇指控,“还是不是亲兄弟了啊,小嫂子是亲嫂子,你是冒充的兄弟!”
    “闭嘴。”陈学功斥他,铺好了床,陈学功拉秀春坐床沿,指指对面的椅子,对许卫东道,“卫东,你坐下,我跟你嫂子有话给你说。”
    许卫东大咧咧坐下,“有什么话要说啊。”
    说着,他脸色一变,“不是还要老话重提吧,别啊,事都过去这么久了,谁也没来找我麻烦啊…”
    陈学功问他,“既然你撮合了一桩婚姻,现在姓顾的人已经从乡下调回来了,你口中的秀英她请你喝喜酒了没有?”
    经陈学功这么一提醒,许卫东才恍然,“还没有!不行不行,明天我经过一钢时候,我得去问问她,咋这么抠门,好歹我也算是他们大恩人了!”
    陈学功嗤笑,“恩人?我看是傻帽,你嫂子跟姓顾的是同事,你怎么不问问她姓顾的婚期?”
    许卫东猛拍额头,“嫂子你去随礼了?”
    秀春道,“顾伟民他结婚我是随了礼,不过不是最近随的,我两年前就已经随了,顾伟民他媳妇现在都快生娃了。”
    许卫东呆愣了片刻,反应过来之后,蹭得下一站了起来,怒火冲天道,“妈的,被耍了,我去找她算账!敢拿老子当枪使,也要看看她有没有这个命!”
    陈学功无语,“你坐下,大晚上的去找谁拼命?”
    许卫东气得坐不住,随即又不解道,“她跟姓顾的到底什么关系?姓顾的都已经结婚了,她还骗我在跟姓顾的处对象,这也坏她名声啊,她脑子不正常吧!”
    秀春吁了口气,对许卫东道,“你口中的秀英,她是我初中同学,以前还是好朋友。”
    许卫东张了张嘴,半响才冒出一句,“妈的!”
    秀春把事跟许卫东大致说了一遍,略过张秀英跟顾伟民乱来的事,听得许卫东更气了,“嫂子,明天我跟你去趟邮局,姓顾的那种人渣还能好好上班?不该挂牌送去游街吗?!”
    闻言,秀春忙道,“闹大了,秀英名声也就全毁了,这事她办的是不对,但她到底是姑娘家,咱们得饶人处且饶人一回,放过她一回吧。”
    王大婶的闺女小婵,自从被挂破鞋游街之后,二十多岁的人了,到现在都没嫁出去,走到哪儿都被人指指点点,张秀英跟他们没杀人的仇恨,秀春不想做到这么绝的地步。
    陈学功拍了拍许卫东的肩,道,“卫东,严格说起来,这事也因你太鲁莽,就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心里有个数就算了。”
    陈学功也赞同秀春的说法,得饶人处且饶人。
    依许卫东的性子,要是能这么算了,他就不叫许卫东了,次日回部队路过一钢,许卫东随便向一钢里的职工打听,“张秀英在你们单位哪个部门,我找她。”
    不想对方却道,“你找张秀英啊,她辞职啦,听说是家里给说了外地的对象,嫁人到外地去啦!”
    “嫁人了?还嫁到外地去?”
    许卫东脑门突突跳,火冒三丈,如果不是赶着回部队,他一准打听了她家住址,把人揪出来好好训一顿,不对,还要给她点教训,让她知道骗人的下场!
    此时的许卫东深有一种山下女人是老虎的无奈感,外头水太深,他要回部队…
    自行车骑的飞快,窄窄的羊肠小道,到了拐弯的地方,迎面歪歪扭扭骑来个自行车,躲闪不及,两人撞个正着,他还好,腿长胳膊长,腿一支,人安安稳稳站在原地没事,对方可就惨了,小小的一个姑娘,估计就十几岁的样,摔了个狗吃屎,许卫东想抓都抓不住。
    许卫东扶额,把自行车支上去扶人,原以为小姑娘会冲他撒火气,没想到人扶起来,小姑娘就连声跟他道歉,“兵大哥,我刚学会骑自行车,带的东西多了,是我骑的不稳当才撞上你,你有没有事?”
    这话许卫东听得还算舒坦,也退一步道,“我皮糙肉厚没事,倒是你,没摔到哪儿吧。”
    小姑娘连连摆手,她赶着进城送东西,把自行车推起来看看,见自行车没大碍,顿时放心了不少,立马跨上自行车,歪歪扭扭往城里赶去。
    第111章 14号二更
    秀春中午下班,还没进家门,就听见里面有说笑声,推门进去,瞧见小妮子手里摇着个拨浪鼓,不停逗旦旦玩,旦旦两手直扑腾,笑个不停。
    “春儿姐姐,你下班啦。”
    “小妮子?你怎么找到这儿的呀。”秀春有些惊讶,回头看看停在门口一辆半旧的自行车,“你自己骑车过来的?”
    小妮子点点头,“对呀,春儿姐姐,我学会骑车了!本来我去了你原先住的地方,他们说你搬到这儿来了,我就一路打听了过来,正好在院里碰见大娘。”
    许淑华笑着指指圆桌下,道,“小姑娘给咱们送粮食来了。”
    圆桌脚下搁了两个布口袋,鼓鼓囊囊的各装了大半口袋。
    “你家人这么多,还给我送,家里粮食够吃吗?”秀春问道。
    小妮子道,“够吃够吃,秋收之后队里分了粮食,而且我嫂子马上要嫁过来,队里给增加口粮,地窖里去年剩的粮食还存着呢,肯定吃不完!”
    连着几年地里收成都不错,农村在口粮方面真要比城里商品粮户宽裕很多,不少会过日子的都把粮食存到地窖里,若是碰上年份不好,也能拿出来救救急。
    听小妮子说起小二的婚事,秀春问道,“小二日子定在啥时候?到时候我得回去喝杯喜酒。”
    小妮子笑,“定在九月初六,本来我哥要过来给你送,顺带报喜,可是他最近跟我嫂子在操心结婚的事,忙不开身,我就过来啦!”
    小妮子口中的九月初六说的是农历,再有半个多月就到日子了。
    赶着饭点,许淑华好说歹说把小妮子留下来吃顿便饭,说是便饭,哪能真随便烧,许淑华可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婆婆,儿媳妇娘家人大老远找过来,不是上门求事,反倒是来给他们送东西,别说是送粮食这么贵重的东西了,就是随便送点啥,许淑华都得好好招待人家一下。
    刚过完中秋,赶着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副食品店没啥供应的,不指望能买到啥东西,让秀春把米饭先做上,许淑华装了钱、端上饭盒出门。
    今天是周三,单位食堂也不会炒啥好菜,许淑华已经把食堂摸了个清楚,周一的菜色最好,红烧大肉块或者糖醋鱼块,总要烧一样,再搭配一样小炒。周三最差,菜里一点肉末星子都没有,油水也少,拿来招待客人实在寒酸了。
    路过住院楼,正好碰上陈学功从三楼下来,许淑华把饭盒递给陈学功。
    “苗苗,去饭店看看今天供应啥,买两个菜回来,要是有卤猪头肉,再切一盘猪头肉,卤猪蹄也行,猪下水也好…”
    陈学功接过许淑华塞过来的饭盒,无奈道,“好,我看着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