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快穿之养老攻略 第3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用写稿子,乔木空闲时间可不就又更多了些,平日里除了偶尔给自家小儿子些补贴,或者去县城帮村里人换点东西,也没什么其他事做,闲了一年多,乔木实在是耐受不住这般无聊,便没事偷偷摸摸的往山上那个峡谷里跑,倒不是进去种红薯,主要就是把企鹅农场里的一些水果呀,农作物的种子稍微弄点出来,在那边进行人工育种。
    反正闲着没事做,这年头又没办法到处乱跑去旅游啥的,她这年纪也不可能没事刺绣打发时间,更没有各种各样的小说电视剧看,偷摸种点东西,搞点良种也是不错的选择嘛,看着自己亲自种下去的东西结果、成熟、收获,还是蛮有成就感的,比在农场里一键收获获取农作物时的成就感要高很多。
    况且,现在培育点良种,说不得过七八年情况稍微宽松些时,她还能带着全村一起发家致富呢。
    因为乔木也没种多,每种就种了那么两三样,再加上大部分都是良品果树,所以倒也不累,每天爬爬山,呼吸新鲜空气,顺带着做点农活,身子反倒越发健朗起来。
    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十年也不过是眨眼工夫罢了,七八年四月五号,全国开始全面平反,原本知青只能通过高考回城的政策也开始宽松起来,知青全面回城的大潮拉开序幕,而人性丑恶也在这时彻底彰显出来,不知多少知青抛妻弃子也要毅然回城,一时间上演了不知道多少夫妻决裂,人伦惨案。
    这既是第一次离婚潮,也是第一次结婚证重要性的大型科普。
    其实这种情况在去年高考刚恢复,以及高考结束之后的那两段时间内就已经发生了不少,只是当时有不少知青已经对高考不抱太大希望,也清楚自己的能力,所以抛妻弃子回城的人数才相对较少,可是今年已经不需要高考,想回就能回了,一些对回城有着执念的知青自然也成了那抛妻弃子的陈世美。
    ——
    乔家村
    乔礼这天一收到上面通知他平反的消息,就立刻兴冲冲的放下肩上担着粪桶,跑到田边抱住自己的老伴文芳,笑着哭着,欣喜若狂了好一会儿,这才跟文芳解释原因。
    随后,两人就去找乔木报喜:
    “娘,我没罪了!
    我能光明正大的叫您娘了!”
    乔礼说着又是泣不成声,跟他一起来的文芳也是如此,熬了这十年,总算在活着的时候熬出了头。
    这些年,特别是两人都过了七十岁之后,他们就生怕自己哪天撑不下去,死了还要连累家的孩子。
    如今总算是好了。
    “好!好!平反就好!
    现在当要之急,是赶紧给昀武昀文他们两个找媳妇,他们两个一个已经三十出头,还有一个也将近三十岁了,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
    乔木因为早就知道他们肯定会有这一天,所以听到消息也不算特别激动,反倒还有心情关心她那两个曾孙的婚事,这件事,十年前她就上心了,可是,她还是低估了这时候人们对成分的看重,别说贫农中农了,就是同属坏分子的,人家都不乐意嫁给另一个坏分子,还想要嫁贫农,表示自己的悔改呢。
    所以,这一直拖了十年也没有什么好消息,这年代不是五六十年之后,拖到三十岁还男人一枝花什么的,这到时候甭管男女,那基本都是在二十五岁之前就结婚了,大多数还是在十八岁上下,三十岁真的算是大龄未婚男青年了。
    “娘,回去我会帮他相亲的。
    对了,娘,过两天京城那边会有人过来接我,到时候您跟我一起去京城住吧,我给您养老!”
    乔礼没怎么详细说他大孙子的事,而是先提给乔木养老的事。
    第59章 六零农家太婆婆(36)
    他给他娘养老是一件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更何况这十年来他娘不知道补贴了他多少东西,如果不是他娘,他能不能活到现在都是个问题,这般大恩,莫说亲娘,就是互不认识的帮养老那也是应该的。
    况且,他大哥已经于三年前去世,二哥也在二年前去世了,总没有儿子还在,让孙子养老的道理。
    “不了,我就不跟你去了!
    我这么大年纪了,再跑那么远像什么话,反正最终都是要落叶归根的,就在根这边住着也蛮好的。
    你也别扭捏了,该回京城就回京城,你和你儿子也有十年没见面了,早点回去把你儿子儿媳和二孙子从兵团那边带回去,对了,我还没见过他们呢,要是有空的话,你让他们回去前到我这边来一趟,让我也看看他们,如此也没遗憾了。”
    乔木立刻就拒绝了乔礼,现在跟他去京城养老,那她这些年来搞出来的良种岂不白瞎了,她现在才不到一百岁,有的是时间。
    当然了,也就乔木有这底气。
    换成其他人,活到这岁数,恐怕是生怕亲人离开自己身边,生怕自己哪天在家里死了都没人帮忙收尸,不能及时帮自己摔盆哭丧。
    “娘,您一个人在这边我们实在是不放心啊,那要不让昀武留下来照看您吧,他向来细心。”
    乔礼有些不放心,毕竟这时候都是人活七十古来稀,过八十岁的就已经少之又少了,他娘今年都已经九十八岁了,这岁数谁能放心?
    乔木连连摆手:“不行,不行。
    昀武他现在最要紧的事是赶紧找个对象结婚,娶妻娶贤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你还是赶紧把他带回京去,帮他找个文化人家孩子结婚。
    我这你就不用操心了,你大哥二哥那么多儿子、孙子、重孙子都在咱们村呢,我要有什么事他们不过来帮忙,村里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们淹死,你要真有心,回头看看能不能想办法让上面拨点款下来,帮我们村这边修条路。”
    “那好吧。不过,娘,拨款修路这事我还真不敢保证,因为我也这么大岁数了,其实也到了退休年纪了,回去基本就是上面帮忙养老。
    不过卫华还年轻,也不知道能分到什么位置,到时候我让他尽量周旋,只要财政部老周还在,想来应该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乔礼还真不好直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能办到,因为他其实已经算是靠后平反的人员了,最早的一批在高考前就已经平反了,那一批才是真正能上高位的,像他们这些拖到后面的,只能算是连带着一起的搭头罢了,况且他都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就算回去也不可能重新担任重要位置,最多给他分个养老部门养老,多给些补偿啥的。
    因此,他回去也只能想办法跟自己以前的人脉重新恢复联系,看看他们能不能帮帮忙,但他目前连自己以前那些人脉是不是还活着都不太清楚,所以哪敢拍胸脯保证。
    “那也行,我不着急!”
    乔木正说着的时候,村里其他看到乔礼疯狂往乔木这边跑的人已经担心的赶了过来,有些担心乔礼是不是发癫要对乔太婆做什么事?
    “太婆,您没事吧!”
    “乔礼,你这是干什么?”
    因为乔礼来的匆忙,门开了就没关上,所以赶过来的大家伙也是一窝蜂的都涌进来,一个个七嘴八舌的,或是询问乔木身体有没有什么事,或是质疑乔礼来干啥?
    “我没事,就是我小儿子他平反了,高兴过来跟我报信来着的!”
    这些年来,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都没有暴露过,除了老村长一家知道之外,也没其他人知道,不过现在无所谓了,乔木自然直接道。
    “小儿子平反?”
    第一个瞬间,大家都是比较疑惑的,毕竟谁不知道乔太婆的儿子已经失踪六十年了,估计早就已经死的渣都不剩了,但是再看向他们面前的乔礼,脑子稍灵活些的也反应了过来,反应过来这乔礼应该就是乔太婆嘴里说的她小儿子了。
    “太婆,这,他是你小儿子?”
    乔大队长指着乔礼,颇为震惊的反复又追问了乔木一句。
    乔木继续点头。
    “我天,我就说乔礼这名字怎么听着有些耳熟呢?乔太婆的小儿子的确是叫这名字啊,一模一样。
    五十年没见过,真没想起来!”
    “哎呀,他大哥二哥不也没想起来,我们没想起来不很正常吗?也就他们母子连心才能认出来。”
    确认事实后,马后炮也来了。
    如果是过去,多少是会有些人说些不好的话的,毕竟,乔礼他们的身份还是坏分子,可最近有关各地坏分子平反,并且当了大官的消息已经逐渐传开了,所以,就算为了不得罪人,大家也不敢说什么不好的话,反倒还得道两声恭喜。
    如此又是一番寒暄,这才好不容易把大家都给打发回去上工。
    等大家都走后,乔礼抽空又劝了一番,但是因为乔木的决心很坚定,所以乔礼也只能同意,并且回去收拾东西,准备过两天回京。
    两天后,上面果然派人来接乔礼了,迎接离开的过程又是一番硬老汉流泪,恋恋不舍,乔木也是忍着翻白眼的心情,好不容易才把乔礼一大家子给送走,然后就回去开开心心的收拾了一下屋子,把过去几年下来攒好的稿子整理了下,逐一放到不同的信封当中,准备等过段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就把攒下来的那些稿子都投出去。
    等这些事做完,乔木又再次匆匆出门,叫上老村长的孙子,也就是现任村长乔明辉,拉着他就往山上去,现在分田到户和家庭联产承包制还没开始,所以,关于良种的推广与种植还得跟村长协商。
    主要是说服村长同意大家联合起来成立乔家村集体合作社,在种植日常所需粮食的基础上,进行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共同富裕。
    第60章 六零农家太婆婆(37)
    峡谷内,乔明辉看着面前那葱葱郁郁的各色果树和农作物,颇为震惊的盯着乔木,不敢置信道:
    “太婆您这些年一直都在偷摸挖社会主义墙角,薅社会主义羊毛?”
    “怎么说话呢?
    我这是为丰富城镇居民日常蔬果瓜菜,和农作物增产做贡献。”
    乔木白了他一眼,抬手指着峡谷内的那些作物和果树,继续道:
    “你看那半分地的水稻,再看看玉米,还有边上的黄豆地,你看看这些农作物长得怎么样,是不是比咱们村里种的要好很多?”
    听乔木这么一说,虽然乔明辉知道她说的没什么道理,但还是聚精会神的查看起来刚刚乔木指的那几样东西,这一看,还真看出了些门道,他这村长又不是什么官,平日还是要靠工分生活,所以对农作物不同时期的长势自然也很了解。
    在他眼面前的那些农作物虽然都没有到收获的时候,但是光目前的长势,以及水稻上面现有的水稻颗粒数量而言,如果中途不发生意外的话,最终产量绝对要远高过他们村现有那些对应农作物的产量。
    翻倍都有可能。
    “这,太婆,这些农作物难道也是您托人找的良种?”好家伙,敢情他到现在还没忘了当年红薯的事。
    “是有良种,但这些也是我这些年改良培育出来的,绝对的口感又好,产量又高,还不易生病虫害。
    你看,这两座山都是归咱们村的,是吧,这两座山上平常也没什么收获,野兔、野鸡啥的也几乎没有,最多打点柴,这么大地方浪费了岂不是可惜,你说,要是咱们把这两座山上,漫山都种上各种各样的果树,回头卖水果怎么样?
    县城的水果什么价?你就算没买过,多少也应该听说过吧!
    我跟你说,种一亩苹果树,赚的比你种三五亩田赚的都要多,而且除了刚开始一两年没什么收获之外,后面打理起来也比种田方便容易,至少能出产二十年苹果!”
    乔木把乔明辉带过来当然不是让他推广种水稻啥的,水稻之类的可以在现在的田里种,她主要还是想让大家种植水果等经济产物。
    他们这边气候温暖,属于温带和热带的交界处,不是特别热,但也绝不冷,绝大多数水果在这边都是能种植的,热带水果种起来虽然有些困难,但绝对不至于跟再冷一点的地方那样直接种不出来,而这些年乔木也一直在做一些热带水果的耐寒改良,所以,乔木对他们村做水果生意还是蛮有信心的。
    “苹果好像要卖两块一斤,平均一个苹果就要七八毛,可是,咱们村种水果能卖的出去吗?”乔明辉也不是不知变通的,但还有些怀疑。
    “怎么卖不出去?你没去县城看过,县城里面有哪家卖水果的,没一会儿水果就被抢光了,就连水果罐头都有的是人要,你知道一个水果罐头卖多少钱吗?要四块钱。
    咱们村开始种的少,那水果估计在县城就能卖完,等回头数量种的多了,有些水果就算没能及时卖出去,那也能做成水果罐头,果汁啥的卖,你别担心设备,设备我可以想办法帮忙联系,就算钱我都可以先垫上,你就说同不同意!”
    乔木他心动了,但担心他心动的不够,所以又撂下个炸弹:
    “也好,也好!不过有件事还是得跟你说下,我这边总共种了两百棵果树,平均每棵果树的年产量大概在二百五十斤左右,那几棵苹果树每年能产四五百斤,最近几年我每年光卖水果,为了这件事都亲自种了九年田了,这要是不同意,她这九年功夫不都白费了,这哪能忍?
    “太婆,您的想法听着的确是蛮不错的,不过这事我一个人也不能决定,要不等待会儿回去,我跟村里大家伙一起商量一下再说。”
    乔明辉虽然有些心动,但还是打算回去跟其他人商量一下,看看大家是个什么想法,到时候再说。
    乔木知道也能换上五六万。
    这几年我都攒了四十来万了!”
    乔木撂完这炸弹转身便走。
    而她身后的乔明辉,已经被炸懵了,不论是五六万,还是四十来万,在乔明辉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一个数字,因为别说他们村了,就是周围几个村加起来,目前也没听说哪家出了个万元户的,最多只隐约听说县城里有人靠投机倒把成了万元户,但是被抓起来枪毙了。
    可是种水果卖水果跟投机倒把可完全不一样,这是合法的,如果这要是能够做大的话,比如说一家种上那么两三百棵果树,那么,有没有可能他们村每家每户都成为万元户,直接成为万元户村呢?
    乔明辉越想越激动。
    等激动完,冷静下来,他才发现乔木已经离开了峡谷,于是,一边懊恼的拍了下自己脑袋,一边赶紧匆匆冲出峡谷,追乔木去了。
    之后,当天晚上,乔明辉就紧急召开了他上位以来的第一次全村动员大会,也可以称之为乔家宗族大会,开始商量种果树的事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