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5章 寡妇入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听完个人汇报之后,徐铮点了点头,接着皱起了眉头,手指头轻轻地敲着桌角,思考过后,徐铮说道:“各位,目前我们的行动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和一个中心:两个部分是‘布谷鸟行动收尾工作’以及开辟山东济南活动站点;一个中心是以黄金山为中心的农业开发活动,这是大任务。大任务通常由很多小任务模块组成,比如说‘布谷鸟行动’的收尾工作:其一除掉王武烈;其二开辟东西杨庄水渠;其三收服杨志和杨易部分的积极力量。每一个任务都息息相关,步步叠加,所以我希望在座各位,能够通力配合,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完成所有的任务。同志们,时间紧迫啊!老天爷给我们的时间太少了,新年过后除了全力开发黄金山农庄之外,我们的大部分精力恐怕要被济南分占过去,至于原因我现在不讲,等到五六月份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希望大家能够把握时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的力量将会有根本性的突变。”
    “也许有人会问:我到底要干什么?这个问题我可以现在回答你们:我希望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居有其屋,食有其物,穿有其衣,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这就是我一生的追求,永生不变。今天说出来,与诸君共勉!”
    “开过会之后,有情报通报,还请大家仔细背诵。此次黄金山匪徒夜袭金坛城,我相信官府绝对不会置之不理的,据分析一个方面杨知县有极大可能受到牵连;二一个官府有很大几率派兵进剿。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情报的掌控力度和配合官府进行剿匪行动,同时暗中收服杨志和杨易部的积极力量。为开拓黄金山农庄提供有利条件!散会!”
    ??????
    小梁山,聚义厅。
    整个聚义厅到处都是酒气肉香,土匪们正在闹酒划拳,王武烈坐在最上面,两边坐着王小毛、杨志以及杨易等。
    在酒精的刺激下,王武烈的面皮暗中泛红,赤裸着粗壮胳膊,一片刺青,王小毛身上穿着一件寿缎夹袍,有八成新,头戴小帽(六合巾,六片罗帛或锻制成,学名:六合一统帽,俗称瓜皮帽),眼珠子乱转,手里端着酒杯,正在给王武烈劝酒:“首领,这次我们可谓是大丰收,这年过的舒坦!”
    王武烈笑着举起杯子,喝了一大口。
    “折损的兄弟们是怎么办的?”
    “各家都送了不少烧埋银子,首领你放心,咱们不会对不起兄弟的!”
    “哦对了,首领,有个自称是黄金村的曹掾来入伙的,你看收不收?”
    王武烈低声说道:“来路查清楚没?”
    “放心吧,兄弟们已经查过了,这怂货老家是河北的,不知道怎么的流落到这里,又被人欺生,才想着跟我们一起发财的,身上有功夫,手黑胆子也大。”王小毛简单说明了下。
    王武烈点了点头,嘱咐道:“暗中盯着,多让他去做些脏活累活,看看什么反应!”
    “好的!”
    王武烈再次端起杯子,劝杨易和杨志说道:“两位兄弟,眼下你们虽然落难,但是尽管在哥哥这里,好吃好喝管够,别生分了就中。”
    二杨也端起杯子,回敬了王武烈。
    看着护庄队员和土匪打成一片,如果不细心分辨,甚至自己都分不清楚。
    杨易站起身,说道:“王首领,此次金坛县城收获匪浅,但是如果官府发兵,不知道首领要如何面对?”
    王小毛听完,嗤了声,“你说的是官军?怕个毛,挂名的兵,脱了号服就是土老百姓,顶多过年杀个鸡鸭鹅,就凭借咱们手上的百来条汉子,就是整个金坛县城的兵都来,也能杀的他们屁滚尿流,担心这个作甚!”
    王武烈也跟着点了点头,说道:“两位兄弟,估摸你们没见过官府的兵们,个个黑瘦,来阵风都能吹倒,穿的破衣拉撒,跟花子没区别,指望着他们卖命打仗,顶他个鸟的!边军里倒有能打杀的汉子,不过他们可顾不上我们,再说我已经在城里安排了细作,一直留意着官府呢,眼下安心过年吧!兄弟们,喝酒啦喝酒!”
    “喝!”
    金坛县衙。
    杨知县的这个年不好过,也没能过好,大年三十一惊一乍的,好在县衙没什么损失。但是金坛老百姓不干了,堂堂县城,竟然被毛贼打了进来,一时间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再加上富户乡绅的撺掇,几个热血书生被推了出来,写血书到县衙控诉土匪的恶行,并扬言金坛县若是不管,就去镇江府上诉。
    杨知县和典史周影以及县丞陈大中忙活了一身汗,好不容才把群情激奋的秀才们稳住了。
    “这些个书生,真是让人伤脑筋!还让不让人过年了!”县丞陈大中抱怨。
    杨知县苦着脸,道:“二公稍安勿躁,还真是不让人安生!只不过此事怕不得要给百姓们一个交代才好!”(县丞古时别称大堂、二公、少尹)
    “周书记,你有主意吧?”杨知县问典史周影。(典史古时又称:书记、三尹)
    典史周影皱了下眉头,缓缓说道:“明府、少尹,此次之事恐不能善了,县城里乡绅知交故旧颇多,恐上峰早晚知晓,届时只怕我们担当不起,与其如此,倒不如放手一搏,调集民壮进剿,既是给县城百姓一个交代,也好搪塞上官责怪,两位意下如何?”
    杨知县和县丞陈大中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县丞陈大中说道:“若依你之见,出兵进剿,这何人领军,兵饷伙食又从何而出?”
    典史周影笑了笑说道:“这倒不难,领军之人有张总甲,至于兵饷伙食县里出一部分,余下部分则摊派到城中大户、富户,据说此次书生闹事就和他们有说不清的关系。”
    “张总甲?莫非就是哪个传闻能一拳打死牛的‘神拳张’?”县丞陈大中疑惑的问。
    “是的,据说此人天生神力,善用一根熟铁棍,棍术十分了得,实乃良将也!”杨知县的记性很好。
    “如此这般,倒也可行!”县丞陈大中点头同意。
    杨知县也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速速集合民壮操练。周书记,摊派事宜劳你多多费心。顺便联络溧水、溧阳二县,一起行动。数日后出兵,争取一鼓平息匪患,还我金坛百姓一个安居太平。”
    张总押绰号张大牙,今年三十几岁,整个人如同压扁的豆腐,用后世的话说叫做横向发展。五短三粗,面容魁伟,双手骨节奇大,据说练过铁砂掌,未果,后来改练崩拳,至大成。五官说得过去,就是门牙特别宽大,所以好多人背地里都叫他‘张大牙’,号称知兵,性急,最怕被人激将。
    接到杨知县手令后,张大牙乐的合不拢嘴,“平时闲无鸟事,好不容易才弄到个打土匪过过瘾的机会。大刘和庄小妹带着二郎们,给劳资操练起来,过几日让你们去见见血!”大刘本名刘汉,庄小妹本名庄勇,都是张大牙手下的小甲,刘汉的个头大,人们常喊他‘大刘’;庄勇名字中虽然有‘勇’字,但是性格腼腆,所以又叫‘庄小妹’。
    明洪武初年,建立民兵万户府,专门管理各县民兵,后来设立五军都督府以及都司卫所,才罢免民兵。正统年间,各县招募民壮,半耕半兵,遇警调用;成化年间,籍民为兵,视县衙大小为多寡,每兵二十五人,设立总押一人、小甲二人。金坛县算不得大县,再加上为减轻县衙负担,因此一直以民壮充任,数量约五十人上下。作者本以为金坛县城不管怎么说最不济也得有个百户所之类的,但是县志上没有查到。不过民壮人数的确不多,据清朝资料记载:顺治十六年,把总一名,率兵六十名入城布防;康熙十三年,城外设六汛,每汛有兵五名;雍正七年,又添设十汛,增兵五十名,另设外委千总一员,改前把总为千总,管辖马兵四名,步兵一百二十名,负责县城六门两关及各汛防御。(汛通讯,清兵制,千总和把总统帅的绿营兵称讯。124名士兵分摊到六门两关十六讯,其实跟不设防差不多。)
    在张大牙看来,黄金山上贼人的充其量就是几个小毛贼而已,自己手下大军一旦出动,肯定是罐子里捉王八—十拿九稳。
    李应莲听别人说起东西杨庄二杨去黄金山做了山贼的事情,就再也静不下心来。整颗心早已飞到了黄金山,不管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寒冬腊月的,山上能有家里舒服吗!思前想后,李应莲做出了一个决定:去黄金山入伙!哪怕是给他们两个洗洗衣服,烧烧饭,每天都能看到一眼,也比自己在家整日胡思乱想强上百倍,再说自己孤身一人,这次就当是为了自己,任性一回!
    定下心以后,李应莲再不迟疑,收拾了几件随身衣物,挎起小包,毅然走出了家门,离开了这个不值得回忆的地方,没有丝毫的留念。
    冬日里的麻雀在林间飞来飞去,寻找食儿。李应莲脚步轻快,走在山道上,黄金山离上阮村不算太远,再加上打小走习惯的山道,让李应莲无所畏惧。
    呼吸着山间凛冽的空气,望着自己呵出的白气,不断变幻形状,李应莲笑的很调皮,仿佛又回到了十七八岁的光景,厚重棉衣囊裹的身子也格外轻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