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临安城美食录 第4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四毛嗷呜两声,蔫蔫地放下爪子。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露出一颗小脑袋——隔壁昱哥儿居然真的来了!
    和他对上目光,昱哥儿大方地喊了一声“阿稚哥哥”,然后跑了过来。
    这小豆丁站着还没他坐着高,林稚毫不费力地伸手在他头顶摸了摸,“你怎么过来了?”
    “阿娘没时间和我玩儿,我就一个人乱跑,跑到阿稚哥哥这里来了。”
    那日相亲事件过后,陈三娘待他倒是和从前一样,想来应该是陈氏女郎垫了话。
    林稚道:“下次不要乱跑了,免得你阿娘担心。”
    “我知道了,阿稚哥哥。”
    昱哥儿边说边蹦跶,猝不及防和一旁刚吃完鸡脯肉的四毛对上眼神,一童一狗一见如故,凑在一起玩了起来。
    忘了在哪里看过,一只小狗的智商相当于两三岁孩童,昱哥儿今年三岁多,可不就是同龄人?
    玩了一会儿,估计是饿了,昱哥儿有些羞涩:“阿稚哥哥,你有没有吃的呀?我可以拿冬瓜糖和你换。”
    林稚给他拿了几块炸好的鸡翅,盛在小瓷盘里,“吃吧。”
    小孩子不缺吃食,原以为昱哥儿对这些小食反应平平,没想到连吃好几块还没腻,津津有味道:“好吃……回去要让阿娘也做给我。”
    直到陈三娘的声音远远传来,昱哥儿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盘子,临走前还不忘把口袋里的十几块冬瓜糖都塞给他。
    因不知什么时候再买到这样多的鸡翅,蒜香鸡翅没出现在食单,倒上了不常摆出的“菜品展示牌”。
    知道林氏酒楼的特卖菜是限时限量供应,食客们点起菜来都是两盘起步,生怕一不留神就让人抢没了。
    饶是如此,一连五六个食客点下来,鸡翅便只剩下一盘的量,即将下岗。
    “店主人炸得好鸡翅膀!从前也吃过蒜香口味,都没有这样香。”
    说话食客的盘中除了留有几根鸡骨头以外,干干净净,竟是连炸的蒜末都吃了。
    林稚有点受宠若惊:“您喜欢便好。”
    不过是提前挤了蒜汁浸到鸡肉里、蒜末先炸后放罢了,竟有这么大威力?
    也许是该考虑一下把这道蒜香鸡翅引入食单——希望那挑剔的宋家新妇再多买些宰鸡。
    孟琼舟来时,点过平日常点的小菜,林稚把那最后一盘鸡翅推荐给他:“这蒜香鸡翅不常售卖,味道也好,孟郎君可以试一试。”
    “好。”
    孟琼舟又道,“小郎君的字写得很好。”
    想起自己那点三脚猫的本事,林稚顿时有一种在关公面前舞大刀的感觉,“要论字好,我肯定比不过孟郎君。”
    孟琼舟却问:“小郎君从未见过我的字,怎知我字好?”
    这人今天话还挺多,林稚忍不住想要逗逗他,眼珠一转,“都说字如其人,孟郎君一表人才、芝兰玉树,写出的字必定也是相当悦目。”
    孟琼舟好半天没说话。
    林稚抬眸一看,对方依然是那副淡淡的表情,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张俊美白皙的脸上,似乎映出了几分可疑的薄红……
    害羞了?面皮还挺薄。林稚道了句“郎君稍等”,心情颇好地拿着食单回了庖厨。
    除了芦笋蘑片、蒜香鸡翅,对方还点了平日常点的蟹粉狮子头。
    林稚到后厨时就看见阿青正在剥蟹肉,操作台上堆了四五个蟹壳。
    “这时候蟹子味道鲜美,就是个头小了点。”阿青边剥边道。
    林稚深以为然。
    夏天的螃蟹自然比不上秋天,金秋十月的河海鲜,螃蟹、虾蛄、明虾,个个膏肥肉厚,那味道……
    林稚咽了咽口水,伸手取下一只螃蟹,帮着阿青一起剥。
    一道蟹粉狮子头大约需要用到六七只螃蟹,几乎是酒楼里最贵的一道菜。
    孟琼舟几乎每次来都会点这道菜,是不是也有照顾他生意的意思?
    这样想着,他又多取了一只螃蟹。
    见他动作,阿青突然问道:“是不是那位孟少卿点的菜?”
    “是啊。”林稚把蟹腿掰下来,“你怎么知道?”
    阿青却也不说话了。
    林稚狐疑地瞧过去,今天这是怎么了?一个两个的都不接话。
    蟹肉蟹黄取出来堆在碗里,很快冒了尖,阿青已经切好了笋丁马蹄丁,猪肉糜也剁得细腻柔滑,林稚接过半成品,开始团肉圆。
    猪肉糜、蟹粉以及各种笋丁马蹄丁葱姜末,搅匀之后添一小勺清水,往一个方向搅上劲儿,再用两把小木勺整合成球状,一颗饱满的狮子头就算好了。
    单说做法,蟹粉狮子头其实有点扬州狮子头的感觉,都需要经过红烧步骤,只不过多了一步“炸”。
    让阿青复炸一遍蒜香鸡翅、快手炒了芦笋蘑片,林稚则专心鼓捣肉圆,争取三道菜一起出锅,好让孟琼舟吃得热乎些。
    孟琼舟虽然有钱又讲究,却并不爱去贵客偏爱的阁子间,只喜欢坐散座位置,并且是靠窗的散座。
    这座位除了能将窗外的风景看得一清二楚,还有一个优点,便是十分显眼。
    林稚端着菜出来,一眼就看见了孟琼舟,还有他脚旁那只小白狗。
    四毛怎么跑出来了?
    他连忙把菜盘子搁在食案上,“家养小宠,没弄脏孟郎君的衣服吧?”
    “没有。”孟琼舟低头和四毛对视,“它很听话。”
    似乎知道自己被夸了,四毛嗷呜一声,伸爪搭上了孟琼舟漆黑的墨靴。
    “……”林稚:“四毛过来。”
    听到主人的声音,四毛这才不情不愿地把爪子放了下来。
    林稚心虚地低头瞅了一眼——还好,没在对方靴子上留下什么犯罪证明。
    孟琼舟倒不是很在意,只问道:“它叫四毛?”
    起名废被现场处刑,大概就是这种感觉了。
    “对,叫四毛。”林稚没话找话,“好听吧?”
    孟琼舟道:“好听。”
    “它好像很听你的话。”
    这倒是真的,“对,而且它只吃我喂给它的东西。”
    孟琼舟点点头,不再纠结于这个话题,拿起筷子享用起自己的晚餐。
    吃到蟹粉狮子头,赞一句“松软丰盈”,吃到蒜香鸡翅,赞一句“酥香可口”,便是那道不甚引人注目的芦笋蘑片,都得到了一句“清脆爽口”的赞美。
    林稚被他夸得险些找不着北,孟少卿的嘴今天是抹了蜜了?
    半晌才反应过来,大约是他今天夸了对方一句“芝兰玉树”。
    孟少卿啊,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见他吃得好,四毛那双不听话的爪子又搭了上去,林稚刚要阻止,就见孟琼舟忽然喂给四毛一小块芦笋。
    四毛很配合地舔着嘴把那块芦笋吃了。
    “……”
    说好的不吃别人喂的东西?
    这狗的心也变得太快!
    作者有话要说:
    四毛:可他是你老公诶
    第48章 海鲜米粥
    陶进是临安城著名的美食撰客, 一生当中最大的爱好便是吃遍大江南北,再以笔记录当时的感受,像写诗、写词一样流传下来, 积累了不少志同道合的粉丝。
    还因此得了个雅名, “饕先生”。
    最近他总是能收到粉丝的来信,且不只一封, 信中言辞恳切,说南门大街新开了座酒楼, 菜品新颖味道出色,很值得去一探究竟。
    除此之外, 来信还多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内容——说那店主郎君长得很好看。
    这倒是勾起了他极大的好奇心,不为别的, 就为那“十分新颖的菜色”。
    他走南闯北多年, 什么新奇的菜色没见过?但他的粉丝朋友们也从来不夸大其词……
    事已至此,还是先去看看。
    陶进乘着马车赶到之时, 林稚他们正在煮海鲜砂锅粥。
    砂锅是新添置的,大中小型号各买几个, 大号砂锅用来做豆腐丸子,中号的用来做五花肉、豆腐煲、焖猪蹄,小号的就用来煮海鲜粥,一人一锅,方便卫生。
    要说“砂锅海鲜粥”和“海鲜粥”有什么区别, 大概就在开头的两个字上。砂锅砂锅, 听着就能多卖几文钱。
    一粒一粒粥米煮开的声音响在耳边,看着锅子里红彤彤的明虾和螃蟹, 林稚忽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则笑话, “从前有一只蟹子出门散步, 走着走着,不小心撞到了一只泥鳅。”
    三个人都竖起耳朵,沈小七接话:“然后呢?”
    “泥鳅被撞到了,很生气,于是就骂蟹子‘你是不是瞎?’”
    “蟹子很惊奇,对它说‘你仔细看看,我是蟹!’”
    阿青和阿蓝都笑了出来。
    沈小七却是一脸迷惑:“蟹子和泥鳅……他们会说话吗?”
    林稚无语,这孩子怎么一点幽默感都没有,这是拟人手法!
    正准备再讲几个笑话好好培养一下他的幽默感,就是这么一侧头,便瞧见一个白胡子老头从酒楼门口走过来。
    阿蓝也看见了,于是走上前招待:“老丈要吃些什么?”
    陶进接过食单,先是惊讶:“好精致的食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