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5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皇帝叹了一声:“你呀,当真不知道民间疾苦。”
    公主骄傲道:“我生来就是河东道大小姐,如今我是大晋公主,我要知道什么疾苦。”
    皇帝失笑,只用手指点点她:“你呀。”
    他给她解释:“民间穷苦百姓,一直有穿纸衣的。纸衣只要够厚,就能防风。能防风就能保暖。”
    他又道:“邓州这女子,十分乖巧。”
    将士作战,他也有过冬的顾虑。邓州女子若是真的跟他开口要粮要衣,不免有些没眼色。
    他纵然为着天子颜面给一些,也不会太多,打发一点也就是了。
    但她要纸。
    【臣闻听三省六部九寺,前魏文书旧宗充塞库房,鼠啮虫蛀。此废旧之物于朝廷万无一用,所成纸衣亦不可用于将士。富者鄙之,然流民疾苦无助者正可御寒。】
    她要的是各个官僚机构衙门口库房堆积的各种旧文书。
    实际上,直到后来赵景文的大穆建立了好几年,各衙门大扫除的时候,都还清理出许多前魏的旧文宗。
    一个衙门口甚至光是考勤记录能都扫出几十大箱。数量相当惊人。
    这些东西于官府俱是无用之物,但许多穷苦人家领了纸回去却能糊窗糊墙、做衣服。
    叶家军将士的过冬衣物,叶碎金自然不会怠慢,要花钱整治。
    但邓州还有这么多流民,许多人在逃亡的路上失去了财产,已经沦落为赤贫。叶碎金如今是邓州之主,自然不能无视。
    但对冬衣这样大量的需求,即便拿钱去采购,能不能够是一说,也会导致布帛大幅度涨价,直接影响本地百姓的民生。
    叶碎金思来想去,想到了京城衙门里那大量堆积废弃的文书纸张。
    瞧,离京城近,还有这样的好处。
    正常安稳年份里,官府实际上是每隔几年要清理一次的。
    但从前魏末年,经伪梁,到现在这个大晋,一直都不正常也不安稳,自然就堆积在那里没人管了。
    叶碎金打算替晋帝清理一下库存。
    “给她。”晋帝想了想,觉得堂堂天子,不能太寒酸了,“再赐她二十套铁甲,一百套皮甲。”
    这事其实都无需到皇帝跟前。
    主要是大公主她够义气,拿钱收礼,是真实实在在地给办事。
    但俗话说,小鬼才是难缠。纵然这事有皇帝御口,公主推动,各衙门主官自然无有不许。
    但真到了底下办事的小吏,就没那么顺畅了。
    幸亏带了穰县县令孙向学来。对这种衙门口里的门门道道,他这种外放官员太懂了。
    叶八叔跟着孙向学在六部九寺各堂口跑动,与一众难缠小吏打交道,中间种种,实是打破了许多读书人对“京城”的幻想。
    八月二十四,叶五叔和叶八叔带着满满的收获,动身回程。
    回程路上,又遇到了来时遇到的那位将军,也就是之前叶四叔也遇到过,还派了个偏将护送叶四叔的那位将军。
    不过这次来,因为已经农闲,叶碎金派给叶五叔和叶八叔的人手多,又有前次跟过来家将管事已经认得路,倒不必再要人护送了。
    但这趟来的时候,给这位将军也带了礼物,谢过了之前的好意。回程的时候经过他的驻地,又去打了招呼。
    这位将军姓关,关将军既收了礼物,当然要给人家点好脸色,还和叶五叔叶八叔一起喝了酒,说:“你们邓州安稳点,我这边也省点事。”
    待回到邓州叶家堡的时候,正看到家家户户的女人们坐在院子里、门口处,趁着农闲借着日光明亮缝衣纳鞋。
    她们手里做的是叶家堡外包出去的战袍冬衣和冬鞋。
    叶家堡如今部曲在编的近三千,战袍军鞋可不是只做三千套。叶家堡未来,还是要继续募兵的。
    这份活计没包给布庄绣坊,直接如募兵时那样各处开了招募点,登记包给了寻常百姓家。
    各邻里街坊互相作保,若完不成就连坐,也不怕有人私吞布料针线。
    但谁家的女人不会女红,且军袍的要求也不高,不是朱门富户的锦绣衣衫,便农家粗憨些的女人也能做。这个秋季,许多百姓家里靠这个多了一笔额外的收入,个个都喜笑颜开。
    叶五叔和叶八叔平安回来,带回了叶碎金要的纸。
    一车一车的。
    叶八叔道:“太多,一次装不完。于京城那边安排好了,剩下的先送到关将军那里,我们再去取。”
    叶碎金和杨先生关心的是同一件事:“是在什么地方遇到关将军的?”
    在舆图上,对比了一下之前叶四叔遇到关将军的位置,叶碎金和杨先生对视点头。
    叶四叔问:“咋了?”
    叶碎金告诉他:“关将军向南移了。”
    晋帝现在虽然坐镇京城,但实际上他的根基在河东道。他现在的重点放在了西边,追击扫荡前梁余党。
    关将军防守南线,他的驻扎地点实际上就是晋帝在南边的实控范围了。
    所以他也说,邓州安稳些,他省心些。因为这样他就多分些心防范别的区域。
    邓州又为他守着更南边。
    “还好。还有余量。”叶碎金用拇指和食指在邓州与关将军之间的距离捏了一下,然后用木杆敲下,划了一条线,“就这里吧,我们不要越界。”
    再怎么看不上晋帝这个把燕云十六州割出去的败家皇帝,也没法否认他对邓州而言依然是个庞然大物,不可挑衅。
    叶家的势力,不能向北扩。
    叶四叔道:“碎金,咱拿下唐州吧,拿下半个也行。给皇帝老子留半个。”
    叶四叔自去过一趟京城,眼界开阔不少。只他对皇帝亦无了敬畏,如今胆子大了不少,胃口也跟着大了。
    叶碎金喜见这种变化,她笑笑:“先练兵。”
    叶四叔喜滋滋点头:“中!”
    他又夸皇帝:“怪大方的。”
    一下子给了一百套皮甲,二十套铁甲。
    “他有地理之便。”叶碎金却叹气,“他以前可是河东道节度使,守着煤铁之地。”
    从前他那地理位置,向北有马,向南有粮,养着数万雄师,真真让人羡慕。
    晋帝若不把燕云十六州割让出去,或者再晚死些,有晋一代,未必就不如赵景文的大穆。
    可这都是命数。
    短暂盛放的王朝,也如烟尘消散。
    这历史长河中,不知道湮灭了多少英雄豪杰,无名人物。
    照她死时的情况看,大穆蒸蒸日上,天下统一在望。赵景文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开国英主。
    她的阿锦光复燕云十六州,战功赫赫,也将成为文人词客笔下的一段风流。
    那么她呢?
    历史会如何记载她叶碎金?
    但她也知道,无论怎么记录她,她最终的身份,都是赵景文的皇后。
    真讨厌,竟被钉死在这个身份上。
    叶碎金恼火起来。
    叶碎金嘱咐了叔父们,要与关将军搞好关系:“以后用处大呢。”
    与男人搞好关系的事,叔父们当然比她更擅长,个个拍胸脯叫她放心。
    会便散了,只有杨先生未走。
    叶碎金和他都站在舆图旁,盯着舆图看。
    许久,两个人都抬起眼来。
    “大人是在看我看的地方吗?”杨先生试着问。
    叶碎金点点头。
    木杆伸过去,从邓州向南划出一条线,在某处敲了敲。
    杨先生咧嘴笑了。
    第40章 子弟
    叶家堡的人又跑了两趟, 才从关将军那里将剩余的纸都运回来。
    叶家堡还给关将军送去一群羊。
    关将军高兴:“这个好,可以给将士们打打牙祭。”
    男人们一起喝过酒,关系变容易拉近。
    关将军也吐苦水。
    如今晋帝入主京城, 他的实控范围每向外扩一寸, 都是大晋王土, 圈进来的都是大晋百姓。
    何况河南道虽不能比肩荆楚,却也是北方重要的粮食产地。晋帝是不许手下人糟蹋河南道的。
    当兵的若守规矩,日子就过得苦。何况关将军这边还与西边不同, 西边在打仗,打仗就容易立功。战利品也多, 腰包容易鼓起来。
    关将军这边自然比西边北边安稳些, 却没油水。
    这往来几趟,大家就熟了。关将军道:“你们是地头蛇,帮着寻摸寻摸,哪里能买到南货, 若有,我出高价。”
    但叶家人也道:“现在南货少哩。得找大商号, 还得有关系。”
    商人实在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天下再乱, 他们也有自己的渠道沟通南北,总能从一些途径运来远处的稀罕东西。
    不过叶家人也答应:“若有,先想着将军。”
    待回来与叶碎金一说, 叶碎金只微微一笑。
    如今邓州四地政令通行畅通无阻, 若有事, 驿站快马传递消息, 一日通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