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盛华 第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秦先生笑起来,“两件大事说完了,还有件不算大不算小的事。”
    秦先生将关副使对他的关切,以及对自己说的那句赤裸裸的威胁说了,“……你们府上,和关副使,到底有什么渊源?就算不能说,五郎也要点个方向,我心里好有个数,以便拿捏轻重。”
    “不敢瞒先生,从来没听说过,前儿阿爹回到家里,还和阿娘说起这事,对关副使的关切,也纳闷得很。”李文山比秦先生更莫名其妙,他既没听说过关家,也没见过关副使。
    秦先生眉头皱起,随即又舒开,“关副使对你一团好意,这个先不提,有几句话,得交待你,你记着:进了书院,凡事不可争强,该让要让,让一让二,三就不能再让了。
    和王爷等人相处,不可使心机,怎么想,就怎么做,对王爷,要一片赤诚,敞开心胸,当然,不该说的,还是不能说。”
    李文山一边听一边点头,差不多的话,阿夏交待过,不过比先生说的明白直接多了。
    “我有些啰嗦了,你这样的心地,这些话不用交待,好了,就这样吧,也快到了。噢,对了,”秦先生突然想起梧桐,“我看梧桐好象有些不对劲,你跟他说过什么?路上发生什么事了?”
    “没……我就是跟他说了说宰相门房七品官的事。”李文山话音刚落。秦先生就明白了,失笑出声,“你这孩子……”话没说完就卡在了喉咙里。
    这孩子看着憨厚,可这份度人心之冷静之深刻,令人……
    自己又何尝不是慕着他日后的飞黄腾达,希冀着青蝇附骥、一展所长……
    “我就是想着,大家辛辛苦苦,不都是奔个好?所以……”
    “五郎这话说的极是,世人辛苦艰难,就是奔个好字。合纵连横、与虎谋皮,也是如此,投人所好,予人所需,换已所求。好了,快到了,你下车吧。”
    秦先生几句感慨有些凌乱,掀帘看了眼,见已经能看到万松书院了,敲了敲示意停车。
    李文山跳下车,也不再上马,三步并作两步,愉快的奔着万松书院进去了。
    …………
    秦王大约是要证明他的大度,当天就要给李文山接风,可李文山却没能从古山长那儿请出来假。
    秦王他们几个,连古六古守明在内,都是不住在书院的,早上来晚上走,来的不晚,走的挺早,李文山就不一样了,他住在书院里,晚上要出去,那是要请假的。
    连拘了四五天,古山长才吐口放了李文山出去。
    李文山带着梧桐,和秦王一行人出书院上了马,直奔得月楼。
    梧桐这是头一回跟在这样的队伍里出行,紧张的额头冒汗,心里却兴奋的不能自抑。
    那前头,是秦王爷!天底下数二数三的尊贵人物,还有金世子,古家小爷,都是天上的人物!
    梧桐晕晕乎乎一路跟进得月楼,随众侍候在楼下,李文山上楼走到一半,突然想起阿夏不只一回说过,杭州城老杭家的桂花糕,天下第一。
    “你们先上去,我妹妹最喜欢吃桂花糕,听说这杭州城老杭家桂花糕最好,我让梧桐去买点,再想办法送回横山县。”李文山交待一句,转身就往楼下跑。
    “哎……”古六才哎出半声,李文山已经连蹦带跳下了五六级台阶了,“那是我们家铺子。”虽然李文山听不到了,古六还是挣扎着把话说完了。
    “这个李五,小心眼里只有他那个妹妹。”秦王凉凉的说了句,转身上楼。
    金拙言和陆仪对视了一眼,急忙跟上。
    古六犹犹豫豫,要不要跟下去和李五说一声?还没想好,见三人脚步不停都上楼了,哎了一声,转了个圈,急忙紧跟后面,也上楼了。
    李文山几步下来,招手叫过梧桐,从怀里摸了块半两不到的小银碎,刚要摸出来,又放了回去。
    阿夏那一世肯定不简单,她说最好吃,那价钱肯定不能便宜了,一分价钱一分货么……
    李文山掂量了几个来回,摸了块一两只多不少的小银锞子出来,递给梧桐,“你去老杭家点心铺,买……就买这些银子的桂花糕回来,能买多少是多少,让铺子里仔细包好,要送回横山县的,给阿夏和枫哥儿吃,还有冬姐儿。”
    梧桐接过银子答应了,李文山转身上楼。
    梧桐捏着银子出了得月楼,站在门口,想着得找个人问问老杭家在哪儿,刚拧了下头,一直瞄着他的得月楼管事一个箭步过来,陪着一脸笑,恭敬问道:“爷有什么吩咐?”
    梧桐被他这份恭敬吓了一下,“没……我是想找个人问问,老杭家点心铺在哪儿。”
    “爷要去老杭家买东西?瞧小的这问的,刚李爷去而复返,必定是吩咐了差使。爷这往请,小的陪您过去,照理说,不该劳动爷跑这一趟,小的们该替爷代劳,可小的们知道,上头爷们的规矩重,又是入口的东西,必是得爷您亲眼看着,亲手拿着才行,爷往这边……”
    锦衣华服的管事侧步躬身,一路前引,客气恭维话儿不断,梧桐比刚才更晕乎了。
    老杭家离得月楼不远,管事侧身先进了铺子,扬声笑道:“周掌柜呢?赶紧,上头的爷们想要几包点心。”
    第45章 说叛变就叛变了
    伙计一迭连声喊进去,又跑进去几个人。
    几乎是眨眼功夫,五十来岁的周掌柜连走带跑,从里面出来,拱手长揖,“让您久等,是桐爷,桐爷往这边,专门侍候爷们的点心都在里头,今天要哪几样?”
    梧桐这会儿,就是从人间直升天宫的感觉,红头涨脸,晕头转向,话都说不怎么清楚了,“爷没来……”话没说完,福至心灵就悟了,他名叫梧桐,这桐爷,是叫他呢!
    “桂花糕!”梧桐用力咳了几声,努起胸膛,“包包好,这是银子。”梧桐舒出一直攥在手心里的银子。
    “桐爷也太实在了。”周掌柜笑的亲热又恭敬,“咱们先到后面包点心,上头爷们的规矩严,小的侍候过,懂规矩,桐爷得亲眼看着,这边请……”
    周掌柜和得月楼管事一左一右陪着,包了几大包桂花糕,梧桐的银子没给出去,反倒被周掌柜塞了一块四五两的银锞子在袖袋里。
    回到得月楼,过了小半个时辰,梧桐才恍回神。
    往杭城来的路上,五爷说的那些话,他没敢全信,可这会儿……梧桐摸了摸袖袋里的六两多银子,一眨眼就是六两多银子,六两!
    还有这份尊贵……关键是这份尊贵!
    梧桐的心滚烫一团,热的不能再热了。
    ………………
    李文山到万松书院上了不到十天课,就急匆匆赶回了横山县家里,说是实在太想家了。
    李县令板起脸刚训了两三句,看着李文山明显有些憔悴的脸,就训不下去了,孩子想家都想成这样了……
    算了算了,山哥儿还小,又是头一回离开家,也是人之常情,以后就好了……
    吃了晚饭,李文山说是带着功课回来的,回他的书房做功课去了,李县令和徐太太又是心疼又是骄傲又是感慨。
    李夏瞄着机会,一溜烟进了李文山的书房。
    李文山看到她进来,扔了书跳起来,一步冲到门口,探头左右看了看,咣的关了门。
    李夏气的叉腰瞪着他,“你这叫此地无银三百两!”
    “要紧的话!不得了……”李文山脸上全是急怒,混着恐惧和一丝丝茫然。
    李夏看他脸色和平时大不一样,神情也有些凝重,“咱们去钟楼。”
    县衙的钟楼四下不靠,墙厚无窗,一扇小门只容一个人进出,楼梯更是狭小的胖点的人都上不去,是说悄悄话的好地方。
    李文山和李夏两个一前一后溜出来,李夏人小,腿脚却快,一头扎进钟楼,李文山进来时,她已经上楼看过一遍,正飞快下来。
    “出什么大事了?”李夏将门关上,又拿了只她悄悄备下的粗陶罐子放到门内。
    门栓被她滴了油,开关悄无声息,自己进来别人听不到,别人进来她一样不容易听到,得放个东西警醒。
    “好几件……别的都不要紧,就是梧桐……”李文山看起来难过极了,哽了好一会儿。
    “阿夏,我一夜没睡着,梧桐跟我说,说钟嬷嬷让他把我带坏,让他带我去嫖,说咱们……贱货生的,没福没运,就该……现在就到顶了。梧桐还说……钟嬷嬷有一回喝醉了,跟他说,要不是她当年拦住阿爹,说是阿爹要是考中了进士,阿爹那样的贱命人,肯定活不了……”
    李夏一屁股跌坐在李文山怀里。
    阿爹考中秀才第二年,就中了举,之后突然放弃大好前程,求了教谕之职,远走太原,这件事她一直想不通,这太不合情理了。
    她当时以为,必定是侯府的逼压,是侯府不容阿爹有前程,不许他再考……
    “阿夏,你也吓着了是吧?你说,钟嬷嬷怎么能这样?她……”李文山难过的不能自抑,他还无法想象竟有如此黑暗的人心。
    “梧桐什么时候告诉你的?”李夏心里堵的难受,立刻转入正事,转移情绪。
    难过和懊恼比眼泪更加无用。
    “前天晚上,我昨天一早就想赶回来,可是怕梧桐疑心,撑了一天半……撑不下去了,就赶回来了。”李文山耷拉着肩膀,十分颓唐。
    “前天有什么事?”李夏追问道。
    “前天?哪有什么事儿?前天王爷和小古他们几个替我接风,晚上在得月楼吃的饭,我还让人买了……就是让梧桐去买的。”
    李夏松了口气,五哥的话先乱了梧桐的心,前天秦王接风……去老杭家买点心,那是古家的产业……一定受了不少奉承,说不定还拿到手不少银子……古家做生意,向来八面玲珑的厉害。
    “五哥,你走这几天,我眼看着一切无能为力,这样不行,阿娘得立起来,现在这件事,是最好的机会,你去找阿娘,把这事告诉她,五哥,要是这样的事,还不能让阿娘不顾一切,刚强起来,那咱们就得把阿娘放到一边,另想办法了。”李夏全神贯注在眼下。
    “好!我去找阿娘!”李文山深吸了口气,“背着阿爹?”
    “嗯,这会儿还不能让阿爹知道。还有,有两件事,你回去交待秦先生去办,第一,钟嬷嬷得有个让人放心的去处,第二,让他安排一两个外头人……和洪嬷嬷接上吧,钟嬷嬷常往外头跑,外头查出的那些事,你不在家,得有别的办法递进来,递到阿娘耳朵里。”
    李文山连连点头。两人悄悄溜回去。
    李文山鬼头鬼脑溜到上房门口,将帘子掀起条缝,他一眼瞄见徐太太,徐太太也看到他了,忙紧几步过来,冲他摆着手,“你阿爹没事,有我呢,你赶紧回去歇下,明天半夜就得起,快回去歇着,你阿爹就是多喝了几杯,没事。”
    李文山听说阿娘这么说,犹豫了下,这会儿再说那些事好象有些不合时宜,胡乱应了一声,退回自己屋里,挠了半天头,算了,还是先睡吧,明天阿娘肯定起的比他早,明早再说吧。
    第二天,李文山早起了半个时辰,匆匆洗漱进了上房,徐太太忙让琼花去催早饭。
    第46章 从老太太到老瘟神
    李文山看了一圈,“阿爹没事吧?还睡着呢?”
    “已经去衙门了。”徐太太抱怨里带着笑,“你爹啊,自从当了这县令,官不大,忙却忙的脚不连地,那两个师爷真是……象是一夜没睡,本来你爹想送送你……”
    李文山心里猛的一跳,忙成这样……是秦先生说的那件事发动了?先别想这个,得赶紧和阿娘说正事。
    “阿娘,我有事跟您说。”李文山站起来去关门。
    “怎么了?”徐太太看儿子一脸郑重,又关了门,心都提起来了。
    “阿娘,我急着赶回来,就是为了跟您说这事。”李文山拉着徐太太坐到炕上,往前凑了凑,声音压的低低的。
    “阿娘,这事,我觉得肯定是梧桐在胡说。梧桐跟我说,钟嬷嬷让他跟着我到万松书院,是为了让他把我往烟花柳巷里带,让我去嫖,让我学坏。梧桐还说,钟嬷嬷还让他到处说我不好,败坏我的名声,好让王爷他们不理我。”
    徐太太目瞪口呆。
    “肯定是梧桐胡说,阿娘您说是吧?”李文山瞄着阿娘的神情,心有些凉。阿娘怎么会相信钟嬷嬷要害了他、害了他们全家呢……
    “梧桐还说,钟嬷嬷说咱们一家是贱货生的贱种,住到这横山县后衙就是过份了,还敢往上想,简直不知道死……”
    李文山话没说完,徐太太喉咙咯咯了几声,刚哭出了半声,就急忙用帕子紧紧捂住嘴,直噎的脸都青了。
    “阿娘!阿娘!”李文山吓坏了。
    徐太太另一只手痉挛般抓着儿子,说不出话,只不停的摇头,也不知道是示意自己没事,还是不让他大声。
    “我的儿!”好一会儿,徐太太猛的透过口气,一声我的儿喊出来,泪如雨下。“我……你……阿爹……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