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盛华 第10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才子不敢当……”徐焕略有些尴尬的客气不停,他最怕被人家这么捧啊夸的,尴尬到想立刻逃席。
    “你这是真刀实枪,明明白白,真真正正的大才子。这话姑母也说过,学问之道,最讲究个踏踏实实,象徐解元这种,十年寒窗苦,经历诸般考较,从无数才子脱颖出来,才当得这大才子三个字。
    伤几句春落几悲秋泪,学问不够家世补,这种贵人才子,当不得真。
    姑母常常提点太子爷,可别成天听人家夸你字写得好,书读得好,就以为自己真写好了,读好了,人家夸你,那是因为你是太子,身份使然。”
    江延世一番话说的郭胜赞叹不已,这几句话,拉拢了天下寒门学子,恶狠狠的扒皮苏大公子大才子外衣,再把江皇后和太子狠狠捧了一把,真是面面俱到,换了自己,大约也就能说到这样。
    徐焕用力控制自己的两根眉毛,才没挑上去,这位江大公子,真真是内外俱美,犀利非常,是个极其不好惹的。
    苏大公子一脸无奈的笑,用折扇虚点着江延世,“你们看看,这厮就是这样,回回见了我,都得刺几句这才子不才子的,不管你怎么说,我肯定是不下场考这试的,悲秋伤春我擅长,跟他们这些真正寒窗十年的学子比,我是比不过的,不下场,我这脸面勉强保得住。”
    苏大公子的话惹一阵哄笑,连江延世也笑起来,“这厮,这样的话也能说得出来?”
    郭胜赞叹不已的看着苏大公子,这一手以退为进,以态度表修养学问的手法,他用的没他好……主要是他没机会用……
    花厅里的尴尬,和隐隐约约的紧张,被苏大公子这一番话一扫而尽,诸士子翰林说说笑笑,各自陪这个的陪这个,自己聚堆的三五成群,或是对着长案正中立着的一排词牌名苦思冥想……
    沿着湖岸过去不远,一间长廊直通岸上一间小院的小小的水阁,伸入湖中十来步,门窗紧闭的水阁里,秦王站在对着花厅的窗前,透过窗纱,看着对面的花厅。
    这水阁的窗纱略有些特别,从外面看厚实严密,从里面看出去,却十分透亮。
    陆仪背着手站在秦王身后,也凝神看着对面的花厅,一个接一个小厮进来,俯到陆仪耳边,低低禀报。
    第238章 观看的人
    一直看到众人哄笑着四散开,秦王轻轻舒了口气。
    “六哥儿的脾气,跟在杭州城时一模一样。”看着秦王端起了杯子抿茶,陆仪将小厮流水般的禀报简要说了。
    秦王听到李文山说苏烨的诗词文章略有些放不开,噗一声,把茶吐回了杯子里,一边放下杯子,一边笑,一边示意陆仪接着说。
    陆仪也笑起来,几句话说完,秦王轻轻哼了一声,“江延世点明郭胜,有什么意思?”
    “他就是这样的性子,过于刚直暴烈。”陆仪拿走杯子,重新换了杯茶递给秦王。
    “刚是够刚,直可算不上,他甩了这案首解元出来……”秦王牙痛般咧了咧嘴。
    陆仪一脸苦笑,“考中容易,案首解元……没想到他把徐焕这案首解元拿出来挑事。”
    “嗯,他这几句话,挑的……算了,没他这几句话,苏烨也不会坐视,咱们也一样不容易,不能让他这么坐山观虎斗,得想办法把他也拉进来。”秦王看起来十分烦恼。
    “李家这几个,倒比预想的要好,特别是那个徐焕,看起来才气心计都有,十分难得。”陆仪低低说起了另外的话。
    “嗯,徐焕和郭胜交往过密,郭胜那个人……”秦王透过纱窗,看着对面花厅里四下乱看,欣赏风景的郭胜,这个人,他总有一种掌控不了的感觉。
    “郭胜留在李家的原因虽说不能明确,不过,他对李家,敬惧很深,金世子也是这样感觉。”顿了顿,陆仪接着道:“李家……咱们最清楚,福泽深厚,积蓄太多,咱们不知道的东西,必定更多。”
    “嗯。”秦王低下头,看着手里的杯子,他比陆仪知道的更多,李太后那本手记,落在了阿娘手里,阿娘前一阵子给了他,谁知道李家会不会再有第二个李太后呢……
    “回去吧,后面也没什么好看的了。”秦王站起来,陆仪应了一声,拿起斗蓬给他披上,沿着窗户紧闭的廊桥,进了岸上的院子,从院子里上了暖轿,出古家回去了。
    从花厅延伸出去的长廊,连着的一间小小花厅里,古六父亲,古氏族长古先生带着几分懒散,斜靠在炕上,远看着旁边的大花厅,和礼部尚书郑志远说着话。
    “秦王爷不是说要过来看看热闹,还没到?”郑尚书仿佛随意的闲问了一句。
    古先生嗯了一声,“年前太子见了我,也说过这样的话,二爷和三爷前儿还说了要来,五爷也是,还有四爷,说闻名已久,必要过来聆听一二,哪能当真。”
    郑尚书失笑,“你倒是看得透。”
    “不是看得透,随口的话而已,当不得真,你回回见了我,都说要请我赏这个赏那个,到现在,可一回也没请过我。”古先生用折扇点着郑尚书,一脸认真。
    郑尚书笑起来,“怎么没请过?请过两回,你都说没空,就冲你这句话,明儿我就请你,赏灯花,怎么样?”
    “灯花可不敢赏!”古先生也笑起来,“你们府上今年要赛灯的吧?还是十五那天再赏吧,净请我赏这些不能赏的,你这叫没诚意。”
    “若论灯,你们府上今年还藏着掖着?古兄啊,这赛灯,正正经经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想看个你争我抢这份热闹,咱们做臣子,就不能不尽力,你说是不是?”郑尚书话里藏着无数话。
    “你这话说到这里。”古先生坐直,“我有几句话,也就直说了。咱们两家,亲戚摞着亲戚,交情叠着交情,你们郑家的事,古家说句没什么不知道的,不算大话,我们古家,你们郑家也一清二楚。
    古家的族训,你肯定一清二楚,这族训,可是李太后大行前几年,给古家定的严苛铁律,有旨意的,只要古家不犯这铁律,就许我古家荣华绵延,不绝于世,这争不争的,我们古家,犯不着。”
    “那令郎和秦王爷?”郑尚书眉头紧皱。
    “六哥儿性情脾气,你不是看的清清楚楚,他能干什么?我跟你,从小一块儿长大,这情份,也一点儿不差,那又怎么了?私情和公事,得分清楚。古家为国为君,不为私人。”古先生神情严肃,甚至有几分冷峻。
    郑尚书默然看着古先生,半晌,叹了口气,“古家得天独厚,这一条,郑家比不了。”
    ……………………
    这场文会,李文山从头兴奋到尾,苏烨和江延世都极其照顾他,苏烨每次凝神看着他说话,都让他激动的脸儿绯红,江延世果然和他看到的一样,脾气梗直,品行高洁……每一个人都那么好看,那几株美人梅真是展尽了天然之美……
    直到上了马,李文山还脸色绯红,兴奋的两只眼里全是光。
    徐焕是看着他这个外甥感叹,太婆说李家这样的人家,常常出妖,嗯,他姐姐姐夫这几个孩子,就是出妖了。
    整个文会,四个人中间,郭胜最闲,也最忙,看人看景看热闹,不停的盘算这个盘算那个,上了马出了古家门口那条宽巷,郭胜轻轻吐了口气,好好理一理,今天这文会,得好好跟姑娘说一说。
    ……………………
    苏烨回到府里,下了马,不紧不慢的往父亲苏尚书的小书房进去。
    苏尚书一身家常半旧道袍,正坐在炕上,小盅小盏,自己沏茶喝着,看着本书,一年到头,就过年这几天,他能有几分这样的闲功夫。
    苏烨进来,自己去了斗蓬,侧身坐到父亲对面,拿起茶叶罐闻了闻。
    苏尚书笑道:“这是你阿娘让人送来的茶,说味儿清淡,让我就喝这个,还不许多喝。你去拿那饼班章。”
    苏烨笑着放下茶叶罐,站起到书架上拿了那半饼班章过来,重新洗壶洗杯子沏茶。
    “怎么样?见到李家那个小的了?”苏尚书放下书,一边看着儿子沏茶,一边笑问道。
    “嗯,除了那个李文山,还有他的先生郭胜,还有舅舅徐焕。”苏烨凝神沏着茶。
    第239章 各有进退
    “郭胜和徐焕也去了?”苏尚书眉头微蹙,“仔细说说这两个人。”
    “郭胜极不简单,有豪侠气,不拘一格,学问极好。徐焕通透机敏,豁达风趣,颇有才气,只是,略有些落拓,不象个仕途顺利的,他和郭胜十分默契。”苏烨几句话介绍的十分简单。
    “柏帅极其欣赏这位郭胜,听说他进京,特意写了信给我,嘱我能照应时多多照应。”苏尚书声调颇为感慨。
    苏烨沏茶的手微滞,抬头看了眼父亲,这事,父亲没跟他说过。
    “李六呢?真有考过秋闱的学问才气?”苏尚书看到了儿子那一眼,却没理会,接着问道。
    “嗯。”苏烨沏好了一壶茶,给父亲倒了半杯,“李文山天真烂漫,心有旁骛,于学问文章一道极有天赋,再过几年,诗词文章一道,儿子就比不过他了。”
    苏尚书微微动容,“人品呢?”
    “俊美不亚于江延世,天生风雅,又心无杂念,单就才子一道论,之后十几年内,很难有人能出其右。”苏烨端起杯子,垂眼喝茶。
    “你我是没办法,从你姑姑入宫那天起,苏家,就没法心无杂念。他今年真要下场?”苏尚书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接着问道。
    “嗯,李文山自己也很有几分要强之意,他舅舅十四岁考出了案首,江延世拿案首解元挤兑,成与不成,与太子,都只有好处。”苏烨提到江延世,眉头微微蹙起,露出几分厌恶之意。
    “童试秋闱,都在唐承益手里,唐家和李家结了姻亲。”苏尚书凝神细想。
    “阿爹,唐尚书不避亲仇的名声,早就如铁似钢,结不结姻亲,都没什么大碍,唐尚书这名声……就是人品,也无可挑剔。”苏烨看着父亲,低低提醒道。
    “嗯,这事得妥当安排。”苏尚书眉头拧起。
    “阿爹,那边……柏帅的事,两家都心知肚明,我们?”苏烨看着父亲。
    苏尚书迎着他的目光,轻轻叹了口气,“你以为你阿爹没试探过?我一知道柏帅的事,就寻陆将军说过话,那边,滴水不漏。柏家跟咱们,这姻亲,就是你和你媳妇,这事,咱们心里明明白白,柏家心里明明白白,咱们就是占了别人不明白的便宜,可那边,也是明明白白,柏家是柏家,咱们是咱们,他们是他们……”
    苏尚书的话顿住,脸色微青,“柏家,若有倾向,也是往那边,不是咱们,唉,和柏家结亲,这件事,明面上是咱们占了便宜,可实际上,是那边占尽了便宜。”
    “阿爹。我……”苏烨看着父亲,神情愧疚,他们苏家子嗣单薄,每一份姻亲,都极其要紧。
    “你和柏氏夫妻和美,这是最要紧的,这门亲事,也是你阿娘的意思,咱们苏家,再怎么,也不至于把子子孙孙都押进去,你已经够辛苦了,这日子,总要有点儿可期可盼,可停可歇的地方。”苏尚书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声音温和。
    苏烨眼眶一热,低低咽了一声,低头沏茶。
    ……………………
    江延世和徐二公子一起出来,上了马,各自回府换了衣服,直奔宫门。
    太子程峄刚从江娘娘处请了安回来,召进两人,小内侍上了茶,垂手退出,程峄站到窗前,伸手推开窗户,迎着扑面而来的寒冷气息,深吸了几口气,这才示意江延世,“说说吧。”
    “看到郭胜和徐焕了。”江延世的话和人一样,简单明了带着几分冷淡之意,“年前我在长垣码头接烟火,偶遇的那次,就是郭胜,当时留意到他,是因为他带着两个粉妆玉砌、十分显眼的小孩子,那两个孩子,大的是永宁伯李家六郎李文山,小的,是九娘子李夏。”
    江延世顿了顿,眉头微蹙,看着太子,“当时,三个人中间,最令人瞩目的,是那位九娘子,十岁左右,一双眼睛犀利明亮,看眼睛,完全不象是十来岁的孩子,那双眼睛……我不记得她长什么样,当时就没留意,就看到了一双眼睛。”
    徐二公公轻轻咦了一声,这样一双眼睛,是什么样的眼睛?得找机会看一看。
    太子也十分惊讶,“李家庶出这一房,四个孩子,岂不是个个出类拔萃?”
    “没看到那位大女儿,大约也不差。李学明人品才具都……提不起,徐氏几乎是悄然无声,打听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不过,现在看徐焕,和那个霍氏,这个徐氏,只怕不简单。”江延世声音里透着丝丝若有若无的感慨。
    “一个好媳妇,三代好子孙,老话不会错。”徐二公子忙接了一句。
    太子嗯了一声,示意江延世,“你接着说。”
    “是,李文山人品才华不亚于苏烨,又有个才子舅舅,背后还站着郭胜这位先生,那边想立起他压过苏烨,我觉得可行。”江延世看着太子,“我今天特意提了徐焕的案首和解元,可进可退,只看太子的意思。”
    “你先说说。”太子拧眉想了想,示意江延世和徐二公子。
    徐二公子看向江延世,江延世看着太子,“我的意思,咱们帮他树起来。咱们这事,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皇上……健康得很,咱们得照长久打算,十年二十年这么长久来看,这样的话,树起来更好,最好老五也立起来,纷争之局,太子只要站稳半君之位,就立于不败之地。不怕乱,最怕一家独大。”
    “我也是这么想。”徐二公子连连点头。
    太子想了想,嗯了一声,“不要交到郑志远手里,郑家,古家,金家,彼此牵涉太久太深,你来操办吧。”
    江延世干脆的答应了,太子看着他,迟疑了片刻问道:“你的亲事,家里看中了哪家没有?今天阿娘还说起这事。”
    “还没有,我想晚一晚,家世要好,人,我也想着,至少能看的过眼。”江延世眼皮微垂。
    “你这个看得过眼,不是要长相跟你差不多吧?那可就……”徐二公子的话没说完,迎着江延世狠狠瞪过来的目光,赶紧打着哈哈,“要合眼缘,这是正理。缘分么。”
    第240章 汇报听训
    郭胜椅子搬在青藤居三间上房门口,堵门坐着,看着院门,最后一次整理一会儿要跟姑娘说的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