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盛华 第10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最后一遍刚刚理好,院门口,李文岚和李夏各自抱着自己的书包袱,一边走一边说着话,并肩迈进院门。
    郭胜急忙站起来,将椅子搬回放好,理了理衣服,端正站在门口,看着两人上了台阶,拱手冲向他见礼的两人回礼。
    李文岚今年要下场考试,那份用功,不用郭胜多说半个字,他的书已经背无可背,从年前开始,郭胜让他每天写一篇文章,要想好了再写,一旦下笔,不许更改。
    李文岚由在院子里转圈背书,改成了在院子里转圈构思文章。
    写诗写文就要到院子里转圈构思这个好习惯,伴随了他一生。
    李夏用一支细细的羊毫,略有些缓慢的写着簪花小楷,郭胜踱过来,坐下,看着已经写了半张纸的小楷,这小楷筋骨已经深藏不见,看起来柔美漂亮极了。
    郭胜瞟了眼专注写字的李夏,姑娘的来历他不敢想,可姑娘这字,不过四五年,从筋骨傲然到现在柔不见骨,可见心性变化之大,不知道姑娘都有些什么感悟,四五年内脱胎换骨,这份悟性,他只能仰望而已。
    “姑娘,”郭胜轻轻咳了一声,收回刚要飞开的思绪,“昨天的文会上,见了不少人。苏烨和江延世,都不是凡品,苏烨才气横溢,圆润浑厚,怪不得年纪青青就能统领士林,在下也十分倾倒。”
    李夏运笔流畅,只轻轻嗯了一声。
    “江延世锋利敏锐,机变权衡之快之能,令人惊叹。”郭胜顿了顿,遗憾无比的叹了口气,“这两个人,若是能联手,不知道是怎么一番景象。”
    李夏手里的笔一顿,抬头看了眼郭胜,郭胜顿时呼吸一窒。
    “联不了手。你接着说。”李夏低着头接着写字。
    “是,苏烨和江延世各有所长,伯仲之间,太子和苏党这一番争斗,只怕惨烈非常。
    王爷昨天应该也去了,离花厅不远,有一处同样深入湖中的小暖阁,看花厅一览无余,只怕就在那间暖阁里看着。”郭胜一边说一边看着李夏手里的笔。
    李夏手里的笔没有丝毫停滞。
    “……江延世特意叫出我的名字,又历数徐舅爷履历,并携手同行,放低姿态示好,在下忖度,点出我名字,只怕是要暗示我他知道柏帅之事的首尾,柏帅海上之难,也许就是他经手安排的,示好徐舅爷,又点明六爷今年要下场的事,大约是他看出了王爷的打算,明示众人,推波助澜。”
    “一,柏景宁的事,不是他经手;二,他点你名字,暗示柏景宁之事,有什么意思?你自己的履历,自己还不清楚么?江家在整个江南,都算得上地头蛇,你那点子事……哼。”李夏手下的笔没停,话却极不客气。
    郭胜舒了口气,又有几分尴尬。
    江延世那样的人,若是经手安排了柏帅海上之险,他这颗沧桑老心,竟然隐隐有几分痛意,幸好不是。
    至于他那些过往,就那样了,江家知道,又能怎么样?
    听到郭胜舒出的那口气,李夏放下笔,看向郭胜,郭胜迎着李夏说不出什么味儿,但明显不怎么好的目光,郭胜这尴尬瞬间浓厚无比,“姑娘,我不是……”
    “江延世和苏烨那样的人,谁见了都会爱到不舍。这样的人很多,比如六哥,也是这样的人。”李夏转头看了眼背着手,拧着眉,在院子里转圈苦思的李文岚,“比如五哥,姐姐,舅舅,秦王,金拙言,陆仪,古玉衍,还有你,甚至胡磐石。
    以后你会见到更多这样的人。天下英才,如同天上的繁星,就是最大最亮、古往今来,只有一颗的星辰,该殒灭的时候,也是要殒灭的。”
    郭胜听的心头寒意凛凛,下意识的挺直后背,又往前弯俯,“姑娘,在下懂了,在下错了。”
    “你接着说。”李夏没再拿起笔,侧头看着院子里的李文岚。
    “是!”郭胜压下心头那股子森森寒意,“联句时,江延世自称不能,不肯下场,苏烨说陪江延世喝茶,两人都没有联句,六爷得了彩头。”
    六哥得彩头这事,李夏已经听五哥说过一遍,听六哥说过好几遍了,这会儿听郭胜说起,嘴角还是忍不住笑意隐隐。
    “……姑娘,江延世进门,就提了徐舅爷案首解元的事,又当面和六爷再说一遍,看这样子,除非六爷也考了案首解元,否则不能算胜过了徐舅爷,考中容易,这案首,也还好,解元就太难了……”
    “不用想这些,第一,不用咱们安排,第二,六哥立不立得起来,又不是他江延世说了算的。”
    郭胜反应极快,“在下明白了,王爷那边……考试的事咱们不用管,至于士林风评……”郭胜用询问的眼神看着李夏。
    李夏迎着他的目光,“苏烨号称踏梅而来,谪仙入世,江延世醉梦到兰陵,空中隐有兰陵王破阵曲,都是真的么?”
    顿了顿,李夏想着金拙言滴血的枪尖,叹了口气,“兰陵哪是什么吉利之地。”
    郭胜的心猛的一缩,兰陵不吉……
    “听说昨天江延世落你脸面了?”李夏迅速转了话题,看着郭胜问道,郭胜一个怔神,随即醒悟,笑道:“我都忘了……”
    “你自小儿那样的经历,这样落脸面的事,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不过,你如今是六哥的先生,五哥身边最得力的幕僚,你这脸面,与从前不同,往后,凡事要多讲究些。”李夏看着郭胜。
    郭胜呆了片刻,露出一丝苦笑,“多谢姑娘指点,在下懂了,在下……这脚上,如今也有鞋了。”
    “不要想左了,有鞋也是没鞋,真穿上了鞋,你这样的人,就废了。”李夏眉头微皱,“你好好想想,这件事一定要想明白了,什么叫穿鞋,什么叫光脚,想清楚了这中间的分寸,以后你才能在这京城进退得当。”
    第241章 永宁伯府的年酒
    “是。”郭胜看着李夏皱起的眉头,下意识的站了起来。
    “多和秦庆聊一聊,取彼之长。”李夏接着吩咐,“你坐下,还有件事,听说过魏国大长公主吗?”
    “听说过。先帝一母同胞的妹妹,深得先郑太后,和先帝疼爱,皇上也很敬重这位嫡亲姑母。”郭胜急忙答道。
    “嗯,让人盯着她,还有绥安王府,也看着些。”李夏声音微紧。
    那一回,到永宁伯府,一眼挑中了姐姐去和亲的,就是这位尊崇无比的魏国大长公主。这一回,看今年这样的情形,这和亲,只怕还是要和一趟的,姐姐的亲事还没定下来,正月里没有议亲的例,出了正月,三月近在眼前……
    郭胜低声答应了,见李夏重新拿起笔,垂头专心抄起了小楷,郭胜抬头看向窗外,李文岚已经带着一脸愉快笑容,脚步轻快的往上房奔过来。
    ……………………
    过年的戏酒,各家都有旧年成例,永宁伯府的戏酒,一向在初七日。
    霍老太太刚到京城霍宅,严夫人就打发婆子过去请安问好,商量接风洗尘的事,透话商量,这接风洗尘,跟永宁伯府初七的戏酒合在一起行不行,霍老太太满口答应。
    初七这场年酒,严夫人派出去往各家送请柬的管事以及婆子,都郑重加了一句,除了年酒,也是替亲家霍老太太接风洗尘。
    今年往哪些人家送请柬,哪些人家来,哪些人家不会来,原本严夫人心里都是有数的,可今年,看到初五文会请柬那会儿起,严夫人就觉得今年她们府上这戏酒,只怕和往年有些不一样。
    大老爷外放这几年,她们府上的年酒,都是以女眷为主,外头的来的,不过是老太爷和二老爷几个酒肉之交,一间小暖阁,多找几个戏子女伎,也就支应过去了,可今年……
    从初六一早上起,伯府门房也忙了起来,不停的接请柬,往里传请柬,几乎都是请五爷六爷,或是五爷或是六爷,过府宴饮,会文赏花。
    严夫人心里更加笃定,却还是不敢多声张,只悄悄一改往年安排,将园子里沿湖一分为二,一半和往常一样招待女眷,另一半,样样妥当……备用!
    初七一大早,李文松先被阿娘提过去,耳提面命了好半天,出来直奔二哥李文栎的院子,李文栎正慢条斯理的吃着不早不午的早饭,他知道今天家里请年酒,不过这年酒,请来的净是些女眷,跟他没什么关系。
    “二哥!你怎么还在吃!别吃了,快,拿衣服侍候你们二爷换上,二哥,客人都快到门口了,你还这么悠闲,阿娘要发脾气了。”李文松撩起帘子,一眼看到衣服没换,散着头发,正悠闲吃着早饭的李文栎,就有点儿急了。
    李文栎噗一声乐了,“今儿是请年酒吧?都是些女眷,到门口又怎么样?难道你还想迎上去?你真迎上去了,阿娘才真要发脾气呢。”
    “快走!”李文松上前拽起李文栎,“阿娘,天没亮就把我叫过去,阿娘还以为你是个懂事的,快走快走!不然来不及了。”
    “出什么事了?”李文栎愕然了,“就翁翁和二叔那几个朋友,老三去就行了,年年也没用着咱们过,你这是……”
    “是阿娘的吩咐,你去不去吧?”李文松被阿娘嘱咐了半天,却是个没法说,只好拿阿娘强压下去。
    “好好好!到底出什么事了?行行行,我自己去看,快点,随便拿一件就行,行行行,赶紧!”李文栎见弟弟急眼了,跳下炕,随便套了件长衫,找了顶幞头戴上,抓起斗蓬,跟着李文松往大门口赶过去。
    两人刚在大门口站定,李文栎的抱怨疑惑还没来得及说出来,门房就压着兴奋禀报道:“二爷,四爷,象是罗家大公子。”
    “嗯?”李文栎神情错愕,“他来……你看清楚了,我自己看。”
    从阿爹外任后,这年酒,工部尚书罗仲生府上,年年来的都是女眷,今年罗家公子怎么来了?也不是头一年在京城过年……
    李文松和李文栎几乎同时迈出门槛,罗仲生长子次子,并肩骑着马,已经到了下马石前,两人急忙迎上去,罗大郎和罗二郎跳下马,和两人拱手见着礼,抬头却往大门台阶看上去。
    李文栎急忙转头,大门里,李文山带着李文枫,正急步迎出来。
    “这就是那位六爷?真是……真比江大公了好看!”罗二郎年纪不大,看着李文岚,脱口叫道。
    罗大郎一巴掌拍在弟弟头上,“阿爹让你来跟六爷学学文章学问,你这看的什么?”
    李文松噗的笑出了声,上前拉着罗二郎介绍给李文岚,“六哥儿,这是罗家二哥,从前在杭州城……”
    “我知道,是罗帅司府上二哥,当年在杭州,罗帅司很照顾家父,还有哥哥和我。”李文岚冲罗二郎长揖。
    罗二郎急忙拉住他,“不敢当不敢当,六哥儿真是……学问真好!”
    李文岚笑的眼睛都弯了,李文栎也失笑出声,忙上前往里让着两人。
    刚刚让进罗家兄弟,兵部江尚书两个孙子江大少爷和江四少爷骑着马,跟在太婆宁夫人车旁,也到了……
    往常女眷过来的人家,都有年纪相当的爷们少爷们过来,李文林也赶了过来,兄弟五个,忙的脚不连地,接待客套,安排合适的人带诸人往后园进去。
    李文山刚接了舅舅徐焕和太外婆霍老太太的车子进去,巷子口,陆仪骑在马上,走在一辆车旁,往永宁伯府过来,李文山急忙让人去跟大伯娘说一声,自己和李文松几个,一路小跑迎上去。
    阮夫人的车子直奔二门,陆仪迎着迎上来的李文山兄弟,离下马石十来步,就跳下马,将缰绳扔给小厮,迎着李文山等人拱手笑道:“不敢当。”
    李文山几个迎上去见了礼,李文岚仰头看着陆仪,笑的不知道怎么笑才好了,他好几年没见到陆将军了。
    第242章 意外之人
    “几年不见,六哥儿长这么高了。”陆仪拉过李文岚,仔细看,李文岚不停的点头,“我也好几年没见陆将军了,我很想念陆将军,很想……”李文岚话没说完,眼泪夺眶而出。
    陆仪忙蹲下,轻轻搂了搂李文岚,“以后就能常见了,我也很想你。听说你读书很用功,我很高兴。”
    陆仪站起来,李文岚拉着他的手,仰头看着他,脸上光彩飞扬,“嗯!先生总是夸我,还说……我今年要下场考童子试!”
    “我听你五哥说了。”陆仪和李文山等人致意,牵着李文岚的手往里进,李文山示意李文松等人不用跟进去,巷子口,古六骑在马上,长袍大袖,斗蓬从一边垂下,一路小跑过去了。
    李文山忙迎上去,“陆将军刚到。”
    “我知道他要来,昨天他打发人跟我说了,王爷也想来,我和老陆都劝他还是别来了,他那身份,动静太大,他来了,咱们统统不自在了。”古六一边下马,一边极其随意的和李文山说着闲话。
    李文山失笑,“王爷今年这么闲?往年他不是过个年忙到脚抽筋?”
    “哪里闲了?就是忙的透不过气,才想着跑你这里躲半天清静,找六哥儿说说话,他说说而已,哪里来得了?”
    李文栎和李文林站在后面,呆呆的听着两人的闲话。
    李文山正要陪着古六进去,李文松轻轻捅了捅他,“五哥儿。”
    李文山和古六同时回头看向巷子口,巷子口,江延世和赵二公子骑在马上,一个冷着脸面无表情,一个一脸喜笑说个不停,在几个个怔忡之间,已经离永宁伯府大门很近了。
    永宁伯府忙的个个一头汗的十几个门房,呆呆看着骑在马上的江延世,离这么近看江大公子,这是头一回。
    倒是李文松反应最快,先推了一把面面相觑的李文山和古六,再伸手拉过二哥李文栎,赶紧迎上去。
    江延世和赵二公子下了马,江延世背着手,先打量永宁伯府这四个溜金大字,赵二公子简直就是喜气洋洋一团和乐,冲众人一一拱手,赵二公子这手拱了一圈,江延世正好看好了匾额,指着匾额和李文山,古六笑道:“听说这四个字,是李太后亲笔所书?天下诸家,能得李太后亲笔题书的,只有这一块?”
    李文山怔了,他没听说过这事,也没留意过永宁伯府这块匾额……天!原来是这样的来历!
    “我听翁翁说过一回。”古六往后退到和江延世并肩,仰头看着匾额,“确实是李太后所书,我家里收了些李太后亲笔,你不说,我竟没想起来。”
    李文栎和李文松、李文林也是呆头鹅一样,他们府上这块匾额,竟然是李太后亲笔所书?那传说中他们永宁伯李家就是李太后娘家这一支,竟然是真的?
    “百年积蕴之家,自然不比寻常。”赵二公子也仰头看着匾额,语气里满满透着赞赏。
    “进去说话吧。”李文山总算反应过来,欠身客气让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